RSS订阅

其他知识

研究人员首次证明恐龙像鸟类一样也会迁徙

2011年11月02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lwc
摘要:据国外媒体报道,古生物学家一直想知道恐龙是否也像今天的鸟类那样进行有规律的大规模迁徙。最近,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证明了恐龙也会进行季节性迁徙。

据国外媒体报道,古生物学家一直想知道恐龙是否也像今天的鸟类那样进行有规律的大规模迁徙。最近,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证明了恐龙也会进行季节性迁徙。他们对蜥脚类恐龙牙齿化石进行相关分析后发现,在当环境变得不适宜它们生活时,它们会移居到别处。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所谓迁徙,是指动物在气候发生变化、食物缺乏,或为满足自己生殖发育的需要,而变化栖居地区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许多动物都有迁徙的习性,如某些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昆虫的迁徙、哺乳类的迁徙等。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恐龙中比较温顺的食草动物也会被异龙(霸王龙的一支远亲属种)等凶猛的猎食者捕杀。研究人员推测,当环境遭遇危险情况时,这种亿万年前的庞然大物也会被迫进行迁徙活动。

研究人员称,恐龙迁徙还缘于季节性的食物缺乏。他们发现,圆顶龙会在平原上度过降水丰沛的雨季,但当平原遭受季节性干旱时,它们会迁徙到山地丘陵地区,以便获得足够的食物和水源,等旱季过后再回到平原。据悉,包括恐龙在内的脊椎动物牙齿生长时,都会带有当时所在地区氧同位素比例特征。研究人员通过氧气激光切割恐龙的牙齿化石,对恐龙牙齿化石的放射性同位素分析表明,它们有规律地在一年中不同季节饮用不同的水源。这表明它们的迁徙活动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有规律的、季节性的,就像现代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一样。通过对牙齿化石的钻孔分析,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牙齿化石的放射性同位素水平每隔5个月变化一次,这也为“恐龙季节性迁徙”这一设想增添了强有力的证据。

研究人员还发现,当恐龙进行迁徙时,它们的捕食者也会跟随。此项研究的领导者、科罗拉多大学科学家亨利•弗里克(Henry Fricke )说:“我认为它们迁移得非常缓慢,一边走一边捕食,一天最多走几千米远。我认为迁移恐龙的规模也不会很大,10只至100只恐龙,否则就不会有足够的植被供它们食用。” 研究人员还将进一步寻找证据,以证明像异龙这样的捕食者会周期性的跟随食草恐龙。

其实有关恐龙迁徙的论断,早在1928年就有一些科学家提出来了,其后又逐渐有所发展。角龙类中的粗鼻龙化石的发现,为恐龙的迁徙提供了证据。1945年,第一个粗鼻龙化石发现于北纬50度的加拿大阿尔伯达省南部;1986年,在该化石点以北约720千米的地方发现了第二个粗鼻龙化石;一年后,在阿拉斯加的北极圈内又发现了一个粗鼻龙的头骨。最北的化石点距离最南的化石点3000余千米。距离如此遥远的地方,同时演化出相同的动物似乎是不可能的。这就表明,粗鼻龙具有迁徙习性。根据对恐龙运动速度的研究,科学家们认为,粗鼻龙群能够在一年之内实现南、北之间的来回迁移。此外,有证据表明,有些恐龙还在各大陆块之间迁移。在白垩纪的部分时期,北极是北美和亚洲之间的连接点,这样的路桥使恐龙在两大洲之间的迁移成为可能。化石证据有力地支持恐龙双向迁移扩散的存在,因为现在已知的北美白垩纪的恐龙几乎每个科在亚洲都有其代表,例如鸭嘴龙和角龙类恐龙就主要分布在北美和东亚,说明这两个地区白垩纪晚期的恐龙群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此外,在澳洲大陆和南极大陆上发现的几种恐龙化石,表现出与欧洲、北美的一些恐龙种类有密切关系,这也说明这些大陆曾经是连在一起的,发生过恐龙的迁徙活动。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