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端粒的长短可预测寿命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10日报道,英国科学家对斑马雀进行的研究发现,个体端粒的长短可决定其预期寿命:端粒越长,预期寿命也越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最新研究对人类也有重要意义,科学家们很快将对人类进行类似的测试。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生物多样、动物健康和比较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在派特·莫纳亨的领导下,对澳大利亚最常见的鸟类之一斑马雀进行了研究。他们定期测试了99只斑马雀从出生25天的雏鸟阶段到自然死亡时的端粒长度。
研究发现,在斑马雀处于生命非常早的阶段测量其端粒长度就可以很准确地预测其寿命。端粒的长短确实与预期寿命有关。端粒最短的斑马雀仅存活了210天后就死去了,端粒最长的斑马雀则存活了9年之久。莫纳亨表示:“这些鸟都是自然死亡,它们没有被捕食、没有生病也没有意外死亡,端粒的长短决定了其寿命的长短。”
这项研究结果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人的端粒的工作方式和鸟类的端粒一样。未来,人们可以通过测试其端粒的长短来进一步了解其预期寿命有多长。
科学家们认为,端粒的作用就像“鞋带终端的塑料一样”,保护染色体免受磨损。个体的预期寿命全部取决于端粒的长短。端粒越长,对个体越好,因为当端粒变得太短时,它们就停止工作了。接着,端粒不再能保护DNA,并且当细胞分裂时,就会出现错误,当这一切发生时,人们通常处于中年,这时,人的皮肤开始松弛,免疫系统的功能也越来越差;而且,有瑕疵的细胞也会增加人罹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但这是科学家们首次将个体端粒的长短与其预期寿命联系起来。
莫纳亨指出,为什么不同个体的端粒的长短存在着差异我们还不知道。接下来,他们希望弄清楚导致端粒变短的原因是什么?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还是其他,以便人类更精确地预测预期寿命。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