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其他知识

成种作用的现实标本——凹脸蝠(图)

2012年03月14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化石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lwc
摘要:物种进化是生物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5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无法确切地知道成种过程究竟是怎么回事。
 

凹脸蝠

    物种进化是生物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5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无法确切地知道成种过程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其中主要原因是许多对成种作用的经典研究,都是基于已完成成种过程的物种,要由结果反推过程只能基于猜测。Emma Teeling博士联合来自泰国、缅甸、法国和英国的学者在SFI前沿研究基金的支持下,在泰国和缅甸发现了正处于成种过程中的凹脸蝠(Craseonycteris thonglongyai)的一支生态类群,凹脸蝠是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

    Emma Teeling说,这类凹脸蝠为我们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观测成种过程的绝佳天然实验样本。通过对其成种过程不同阶段的观测发现,因地理隔离产生的基因局限是推动生态性成种作用(ecological speciation)的最初条件。凹脸蝠已知有两个类群,研究者分析了各类群的空间结构、遗传结构、生态特征等,最终的得到的数据显示地理隔离对局限基因交流起到了主要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感觉生态学(sensory ecology)在成种过程中起到了促进和加强的作用,而之前许多以观察为依据的研究却认为它是主要因素。主要研究者Sebastien Puechmaille说,研究结果质疑了同地物种形成(sympatric speciation)的观点,认为基因交流的局限是成种的必要初始条件。研究还首次讨论了回声定位能力与基因(RBP-J)的联系。相比凹脸蝠而言,高颅鼠耳蝠(Myotis siligorensis)拥有更适应当地温度与湿度的感知能力。

    此项研究是第一次关注这种微小哺乳动物类群结构和进化史的研究,它局限生存在泰国和缅甸交界处仅2000平方公里范围内,是一类稀有的、濒危的蝙蝠种类。凹脸蝠的两个类群,一个生活在泰国,一个生活在缅甸,它们大约在40万年前分异,在生存压力日渐增大的今天,它们都需要得到足够的保护。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