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综合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新闻/综合资讯

朱敏研究员:我与古鱼稀世相遇

2012年05月08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lwc
摘要:不久前出版的英国《自然—通讯》杂志报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研究员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条4亿年前的空棘鱼类——云南孔骨鱼,其解剖学特征与今天的空棘鱼几乎完全相同。
不久前出版的英国《自然—通讯》杂志报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研究员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条4亿年前的空棘鱼类——云南孔骨鱼,其解剖学特征与今天的空棘鱼几乎完全相同。这一古生物学领域的新进展,填补了中国南方早泥盆世空棘鱼化石记录的空白,再次印证了中国南方古地理区域是肉鳍鱼类起源中心的假说,将“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型空棘鱼”记录前推了约1700万年。
 
中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敏,14岁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25岁成为国内培养的第一位古脊椎动物学博士,34岁成为中科院当时最年轻的所长。这位年轻的科学家所从事的,就是探索硬骨鱼纲起源、早期演化以及鱼类的登陆过程。
 
走进朱敏的办公室,办公桌上、窗台附近、显微镜台上甚至地面上都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本来就不宽敞的房间,显得更加局促。这些石头,都是朱敏和课题组成员从全国各地挖来的宝贝,最古老的有4亿多年历史。
 
古生物学是地质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学科。对于这门追溯人类进化历程的科学,认识的进步离不开新材料的发现。为发现新材料,研究者常常在荒山野岭的地方一待就是几个月。当学生时,朱敏和同学们去云南要坐3天2夜的火车,常常是通宵排队买火车票却仍然空手而归。为寻找一块化石,他们常常对着一块石头一“坐”就是几个星期。运气不好时,找了几年也可能一无所获,还可能会受伤甚至丧命,朱敏就曾经差点被捕兽夹误伤。而遭遇蛇鼠和恶劣天气就都是家常便饭了。
 
“其实,这都算不上苦。对我们来说,最大的实验室就是野外。我们的成果都是用小锤子,一锤一锤敲出来的”。朱敏说,“这是一种磨练,能否沉下心来做,结果大不相同”。朱敏和他的研究团队,每年花2个月左右的时间在野外考察,剩下时间就在实验室里修补标本。一件标本也许需要修补数年。但是,他们很喜欢这样的工作,有时心情烦躁了,在显微镜下修补标本,就能让心情沉静下来。因此,有时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在普通人看来,古生物专业很冷门,古生物学家也很神秘,很容易被看作“老学究”。然而,朱敏要求自己,能沉得下心做研究,也要跳得出来。
 
空闲的时候,他爱读些《古文观止》等“杂七杂八”的书。“有的课是逃不掉的,早晚都要补上。我虽然上大学比较早,但是中文功底比较差。”朱敏说,他的一位导师周明镇先生,不仅专业研究做得好,中文功底也很深厚。有次周先生看过朱敏的博士论文初稿后,语重心长地告诫:“要提高文字水平,还是先找来《古文观止》读读吧。”从此,提高语文水平成为这位科学家对自己雷打不动的要求。不但爱化石,朱敏也有一颗顽童一样的心。有次在野外找化石的时候,他竟然自顾自玩起了抓蟋蟀,还玩了半天;也曾经在书摊上买过《射雕英雄传》,废寝忘食地看了个通宵。
 
为向公众普及古生物学,激发年轻一代的兴趣,他和几位科学家曾呼吁建立国家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在法国、德国做过4年博士后研究,并多次出国交流的朱敏发现,国外同行多在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那里不但是科研机构、标本典藏机构,还是教育普及单位。而在国内,相关的科学家大多分散在高校,大多数博物馆也只做简单展示而已。这直接造成了前沿科学与普通大众的隔膜。
 
“建立国家级自然历史博物馆,是几代科学家的梦想。单纯修建一座建筑很简单,要成为真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摇篮,也许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朱敏说。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