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沙蜥采取洞穴“共享”办法越冬
2012年08月22日
来源: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lwc
摘要:育幼行为在哺乳类和鸟类中很常见,而在爬行类动物中却非常稀有。生活于青藏高原的蜥蜴物种,如何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是幼体面临的最大挑战,而幼体的存活率是衡量成体繁殖适合度的关键指标。
育幼行为在哺乳类和鸟类中很常见,而在爬行类动物中却非常稀有。生活于青藏高原的蜥蜴物种,如何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是幼体面临的最大挑战,而幼体的存活率是衡量成体繁殖适合度的关键指标。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傅金钟课题组齐银博士假设,蜥蜴成体会采取一定方式的育幼行为来帮助幼体越冬,例如在严寒的冬季允许幼体和自己同穴过冬。研究结果部分支持了假设,青海沙蜥的确采取洞穴“共享”的办法越冬,共享的方式有四种类型:雌性+幼体,雄性+幼体,雄性+雌性+幼体,幼体+幼体。其中,雌性+幼体占绝大多数。
但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洞穴中的蜥蜴并不是父子或母子或兄弟关系,他们只是一种非亲缘的合作关系。
该研究成果发表于PloS ONE。英国New Scientist杂志网站也对该研究进行了报道。
上一篇:科学家揭示大脑血管网络形成之谜[ 08-24 ]
下一篇:北美淡水鱼类迅速走向灭绝[ 08-23 ]
相关文章
- 青海沙蜥繁殖模式:高海拔适应研究突破口
- 没有相关内容!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