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推荐或发布相关实验技术、实验攻略、实验经验分享等。
剑尾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
2013年04月10日
来源:《水生实验动物-剑尾鱼》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lmjinfo
摘要:剑尾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
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属鳉形目花鳉科剑尾鱼属,雌雄鱼体形相差较大,雄鱼体形细长,尾鳍最下叶若干鳍条伸延呈剑状,臀鳍演变成生殖鳍。属热带鱼类,适应力强,在20~30℃水温生长良好。剑尾鱼为卵胎生生殖,仔鱼自母体产出后即可独立生活。雄鱼由生殖鳍完成授精行为。繁殖期水温宜在22~27℃之间。剑尾鱼存在着性逆转现象,即雌鱼身体逐渐变细,圆形的臀鳍逐渐变成棒状,尾鳍下端长出"剑状"突起物,变为雄性。剑尾鱼体细胞染色体2倍数为:2n=48。 主要培育RR-B、RW-H、BY-F三个剑尾鱼品系。其中代表品系RR-B系剑尾鱼近交达24代,特征为眼红体红,从形态特征、同工酶、RAPD等分析,群体有较好的遗传均一性。其应用有:
(1)疾病模型的构建
用鱼类病原菌人工感染试验显示剑尾鱼对高强毒株、中强毒株和弱毒株的死亡率呈明显的梯度变化,症状与天然发病鱼相似,且与小白鼠有较好的可比性;和原代比较近交高代剑尾鱼个体之间对病原菌反应较为一致,感染后死亡时间相对集中,适用于鱼类病原菌毒力的评价和疾病模型的构建。以及存在盲眼、畸形等诸多突变性状,适合作为动物模型。
(2)药物安全性评价和环境污染监测
对多种农药、重金属等毒物较敏感,在水环境监测的应用中,发现剑尾鱼在对壬基苯酚的环境雌激素效应以及石油开发污染物、酚类、烷基苯类、硝基苯类化合物以及铬、铜、铅、汞等重金属的毒性监测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常用的敌百虫、马拉硫磷、甲胺磷等有机磷杀虫剂和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菊酯农药也比较敏感;对于水产药物安全性评价很有代表性。剑尾鱼RR-B系是适用于水环境监测、水产药物安全性评价、化学品毒性检测、动物疾病检验模型及遗传生物学研究等领域的水生实验动物。
上一篇:条件性基因打靶小鼠介绍[ 03-28 ]
下一篇:地鼠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04-10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