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主要传疟蚊子遗传多样性公布
2017年12月05日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项遗传学研究,公布了在非洲造成疟疾传播的两种最主要蚊子的遗传多样性。科学家通过基因测序,在分子水平上增进了对这些物种的遗传学理解,对于最大程度延长杀虫剂的效用期限、加快制定新的传病媒介控制策略至关重要。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项遗传学研究,公布了在非洲造成疟疾传播的两种最主要蚊子的遗传多样性。科学家通过基因测序,在分子水平上增进了对这些物种的遗传学理解,对于最大程度延长杀虫剂的效用期限、加快制定新的传病媒介控制策略至关重要。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 32 亿人处于罹患疟疾的风险之中。疟疾导致的死亡,90% 都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且大部分是儿童。目前,通过采用杀虫剂干预手段,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大幅下降,但是,蚊子种群的杀虫剂抗性不断上升,加上其他适应性变化,可能会让这些成果得而复失。
此次,英国惠康基金会桑格协会研究人员阿里斯代尔·米尔斯及其同事,参与了一个名为“冈比亚按蚊 1000 基因组”的项目,该项目对在非洲造成疟疾的主要传播者——冈比亚按蚊和 Coluzzii 按蚊的 765 个样本进行了基因组测序。
这些样本来自 8 个非洲国家的 15 个地点,涵盖雨林、大草原和沿海生物群区等一系列生态。研究团队发现,单个蚊子的基因组携带 170 万至 270 万个变异等位基因,证明它们属于最具遗传多样性的真核物种。
他们还在多个已知会影响杀虫剂抗性的基因中发现了最新的正向选择信号,例如,Vgsc 基因的一种突变(名为“kdr”)会降低蚊子对杀虫剂 DDT 和拟除虫菊酯的易感性。论文作者认为,在设计蚊子防控策略时,应将蚊子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这一因素考虑在内。
上一篇:普通环境长爪沙鼠种群中病原体携带情况普查[ 12-05 ]
下一篇:CKLF1-C19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 12-11 ]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