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香烟烟雾暴露对雄性大鼠血浆尼古丁、可替宁的影响
2018年01月18日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7年第6期
作者:何丽娟 仲春雪 张静 张晨 黄云飞 邹莹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本研究通过建立不同暴露时间及暴露剂量的吸烟大鼠模型,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吸烟大鼠血浆中尼古丁、可替宁浓度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香烟烟雾暴露对大鼠的毒性效应影响,为香烟烟雾对雄性大鼠暴露生物学标志影响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 通过对吸烟大鼠血浆尼古丁、可替宁含量的测定,探讨香烟在体内的内暴露水平。
方法: 清洁级SD雄性大鼠160只,随机分为2、4、6、8、12周的低、中、高染毒剂量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呼吸道静式染毒,每日染毒一次,染毒周期为2、4、6、8、12周。观察大鼠的一般毒性效应,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吸烟大鼠血浆中尼古丁、可替宁的含量。
结果: 香烟烟雾暴露组大鼠在第3周后逐渐开始出现间歇咳嗽,腹式呼吸加剧,鼻噪音等症状,暴露时间越长,症状越明显;染毒剂量越高,染毒周期越长,大鼠体重减少越明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 0.01);大鼠血浆尼古丁的保留时间为7.5~8.5 min,随暴露时间的延长,暴露剂量的增加,大鼠血浆中尼古丁含量较空白对照组(155±56.65)ng/mL有所增加;大鼠血浆可替宁的保留时间为11.5~12.5 min;随暴露时间的延长,暴露剂量的增加,大鼠血浆中可替宁含量较空白对照组(340±41.97)ng/mL有所增加,且呈现剂量-反应关系,不同暴露周期间可替宁含量的差异有显著性(P < 0.05),且暴露时间与暴露剂量存在交互效应(P < 0.05)。
结论: 香烟烟雾暴露可造成大鼠机体不同程度的损伤,大鼠血浆可替宁浓度能够有效反映香烟烟雾内暴露情况,且呈现较好的剂量-反应关系。
上一篇:基于CRISPR/Cas9系统定点编辑小鼠MAD2L1基因及其脱靶效应分析[ 01-09 ]
下一篇:不同感染途径致大鼠肺炎模型制备的比较[ 01-04 ]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