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角膜瘢痕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corneal scar)

2018年02月05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学》 作者:周光兴 责任编辑:yjcadmin

(1)复制方法  体重2~3kg的健康青紫蓝兔,用氯胺酮麻醉后,立即以能量密度为127,102,51和31J/cm2的连续CO2激光原光(d=0.5cm)垂直照射角膜中央1h,照射用以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兔眼。每天2次氯霉素眼药水滴眼,30d左右形成角膜瘢痕。

(2)模型特点  本模型方法采用CO2激光烧灼法,提高了复制角膜创伤及瘢痕模型的成功率。当分别以能量密度127,102,51和31J/cm2的连续CO2激光照射兔眼时,获得了深达眼球前部结构、角膜全层、角膜深层及角膜浅层的热损伤,除第一个剂量组外,损伤面积均局限在照射光斑范围内,在30d左右时形成角膜瘢痕,而且同一剂量组内的热损伤及瘢痕范围均很接近。

(3)比较医学  生物组织对波长为10.6μm CO2激光的吸收系数很大,CO2激光的生物作用机制主要是热作用,当低能量输出、短时间照射时,CO2激光能量的98%被角膜最初的40μm厚度所吸收,且主要被富含水分的上皮细胞吸收,引起很小的热扩散。本模型方法采用CO2激光烧灼法复制角膜创伤及瘢痕模型,造成了深达眼球前部结构、角膜全层、角膜探层及角膜浅层的热损伤,损伤面积略大于光斑面积,形成很小的热扩散。模型动物的角膜损伤程度及形成瘢痕的大小范围均很接近,说明以能量密度31~102J/cm2的CO2激光可成功地复制不同损伤程度的角膜创伤及瘢痕模型,操作简便,模型复制成功率较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