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冷冻法复制角膜内皮损伤动物模型
(1)复制方法 体重2~2.5kg的实验兔,冷冻前双眼0.25%氯霉素眼液滴眼,每日4次,连续3d,第4日经耳缘静脉按2ml/kg体重的剂量注射1.5%戊巴比妥钠麻醉,用0.4%Benoxile液滴眼表麻。将直径8mm铜冷冻探头浸入液氮中数秒后取出,待探头温度显示在-120℃时,将其垂直放于兔角膜中央表面,充分接触5~15s。
(2)模型特点 模型动物冷冻区角膜内皮细胞完全被破坏,内皮细胞损伤区与未损伤区之间界限清晰。冷冻5s和15s能造成面积相近的角膜内皮缺损,但冷冻5s者角膜水肿较轻。伤后3d,小部分的角膜内皮已愈合,伤后4d所有角膜内皮缺损已被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再生内皮细胞所覆盖。伤后12d,再生的内皮细胞大小趋于均匀一致,为多边形。
(3)比较医学 角膜内皮损伤模型的建立是进一步研究内皮损伤后的自发反应和药物作用的基础,故模型的稳定性、可靠性十分重要。角膜内皮损伤模型的复制方法主要有:机械损伤法、超声波损伤法、碱烧伤法和全角膜冷冻损伤法等。机械损伤法一般用环钻钻取动物自身角膜后,用棉签拭去内皮细胞,再将角膜植片重新缝合于自体植床,方法操作难度大;另一方式是在角膜缘做一切口,将特制的器械置入前房后对内皮进行刮除,其在损伤内皮层时对角膜基底膜及其他组织影响相对较小,但增加了眼内感染机会。超声波损伤法是通过角膜缘处的切口,将晶体超声乳化器置入前房,使内皮受到非接触式的超声波损伤,方法类似于机械损伤法。碱烧伤法是将一定直径的浸有1mol/L NaOH溶液的圆形滤纸片放在兔角膜表面接触1min的内皮损伤方法,此方法虽简单但内皮为双相愈合过程:在烧伤后的第一周内皮缺损区以直线形式完全被移行的内皮细胞所覆盖,但在第一周这层再生的内皮细胞发生了继发性崩溃而易使实验结果复杂化。全角膜冷冻法将低温金属冷冻探头置于动物角膜表面一定时间,使内皮损伤,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本模型方法采用直径为8mm的冷冻铜探头一温度监测装置,统一冷冻温度,选择合适的冷冻时间,可进行动态观察内皮损伤的愈合过程,为促角膜内皮愈合的药物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重复性好的内皮损伤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