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采用内毒素方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

2018年02月12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学》 作者:周光兴 责任编辑:yjcadmin

(1)复制方法  缓释内毒素聚合物药丸的制备:乙烯醋酸乙烯酯聚合物珠采用高纯的己醛清洗至分光光度纯,在室温下将聚合物溶于一氯甲烷至10%(w/v)最终浓度。将一定比例E.Coli内毒素与10%Elvax混合并强力搅拌至均匀悬液。内毒素药丸的计算公式:所需内毒素百分比=X/(0.1+X),X=mg内毒素/ml聚合物。内毒素Elvax悬液用消毒滴管滴入8孔玻璃板聚合,完全聚合后,制成1mm3大小,1.3mg/丸。紫外线消毒后-40℃储藏备用。角膜囊袋制作:在无菌条件下,经兔耳缘按25mg/kg体重的剂量静脉注射3%戊巴比妥钠全身麻醉,1%地卡因局部点眼麻醉,在角膜中央作1.5mm,1/2角膜厚度切口,向6点位潜行分离1/2厚角膜囊袋,至距角膜缘2.0mm处。用玻璃套管植入制备好的缓释药丸,将囊袋切口重新复位,以便愈合。

(2)模型特点  用浓度为10%内毒素聚合物能获得显著的角膜新生血管生长,仅伴有轻微的角膜水肿。能诱生适宜的角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内毒素浓度过高则引起显著的角膜炎症,基质混浊且新生血管生长易融合,影响新生血管测量和计算的准确性;浓度太低则诱导力度过小,不适合模型的要求。

(3)比较医学  采用内毒素诱生的CNV继发于炎症反应,并且炎症刺激反应与新生血管的诱生呈正相关,内毒素诱生新生血管过程可能受巨噬细胞分泌的bFGF因子调控。本模型与角膜基质肿瘤植入术、热烙术、物理化学灼伤诱生的CNV模型相比较,其最大的优点是新生血管定向成束生长,重复稳定,测定和定量分析的准确性明显提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