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视神经牵拉伤模型

2018年02月28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学》 作者:周光兴 责任编辑:yjcadmin

(1)复制方法  体重700g左右豚鼠,按30mg/kg体重的剂量经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手术显微镜下切开外毗,角膜缘处360°切开,游离结膜及眼外肌,暴露视神经并将其与周围组织分离。取一无菌吊带,中点处剪开5mm长裂缝,将其置于眼球后,用丝线结扎固定,并使视神经向后从裂缝中穿过。豚鼠固定在立体定位架上,调节头部支撑架,使视神经管轴向与牵拉方向一致。将固定于球后的无菌吊带两端以丝线连接到牵拉装置的气缸上,由一个脉冲发电机发出恒定电压,带动活塞运动,通过滑轮系统传导至牵拉装置上,传导途径为气缸一吊带一视神经,使视神经被拉直至造成视神经牵拉伤。

(2)模型特点  引起视神经牵拉伤的方法可分为与视神经管轴向一致的牵拉和垂自于视神经管轴向的牵拉,前者可确切地造成弥漫性轴索损伤,后者则如视神经管骨折所致切割伤,两者均可较为准确地定量损伤程度。但以本模型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意义。

(3)比较医学  视神经损伤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包括原发性视神经和脉管系统的剪切、挤压、牵拉等损伤,以及视神经管内视神经肿胀引起的继发性缺血损伤等。一般的动物模型多缺乏视神经管,只能模拟一项或两项损伤状态,不能全面模拟视神经损伤状态。理想的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作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评估原则,具体应满足以下要求:①致伤设备简单,便于操作,手术步骤少,对实验动物创伤小,动物死亡率低。②致伤率高,可造成确切的视神经损伤,同时避免损伤视网膜中央动脉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并可对损伤程度作精确定量。③致伤状态最大限度接近临床受伤状态,以使实验研究具有临床意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