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动物模型
(1)复制方法 ①兔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取体重2kg左右新西兰兔,其一侧臀部剃毛,75%乙醇消毒皮肤;用眼科角膜环钻作一直径8mm深度达真皮层的切口,剪刀分离取下纽扣状皮肤组织,放入灭菌生理盐水中漂洗数次,再放入小烧杯内剪成1mm3大小的碎块;并分散到6孔35mm塑料培养板内加适量培养液(RPMI1640培养液,含15%小牛血清及青链霉素各100U/ml)后,在37℃含5%CO2条件下培养。每周更换培养液两次,一般第7~10日成纤维细胞贴满培养板底部,即可进行传代培养。经过0.25%胰蛋白酶消化、D-Hanks液吹打分散及离心(1000r/min,离心5min)等处理,将细胞分装入200ml容量玻璃培养瓶中培养。②玻璃体内注射用细胞悬液的制备:将培养至贴满瓶壁的细胞进行消化、分散及离心,再加D-Hanks液吹打均匀制成细胞恳液。取少量悬液和台盼蓝染液以大约9:1比例混合,用血细胞计数板作活细胞计数,并最终将细胞悬液稀释到每1ml含2.5×1000000个细胞的浓度。用结核菌素注射器抽0.1ml(含2.5×100000个细胞)备用。③玻璃体内细胞注射:注射前,兔眼滴1%阿托品眼液2~3次扩瞳,肌肉注射氯胺酮(5mg/kg体重)作全身麻醉。注射时,角膜表面滴1%甲基纤维素并放置接触镜。在手术显微镜下,由角膜缘后3mm进针,从瞳孔区见到针尖抵达玻璃体中央时使针尖斜面向上,缓慢注入细胞悬液。
(2)模型特点 细胞注入玻璃体后,立即用检眼镜检查,可见玻璃体内有尘埃状混浊物,以注射路径上最为密集。第4日在玻璃体内有少量条索状或膜状增殖物形成。第7日增殖物向眼球后极部延伸,并和视神经乳头或两侧髓综相连,表现为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或出现皱璧。14d左右发生视网膜脱离,一般先为两侧髓综部位局限性脱离,有的逐渐扩大成全脱离。一般不出现视网膜裂孔形成。
(3)比较医学 本模型方法将同种异体皮肤成纤维细胞注入兔眼玻璃体内,由于细胞不断增生而形成增殖物,并牵拉视网膜使之脱离。这一过程与人眼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l临床特征十分相似。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直接反映了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也可作为一种间接定量指标用来衡量药物对于该病的疗效。因此,本模型方法为研究药物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效果提供了比较理想的动物模型。但模型制作时必须注意控制实验条件,由于兔眼球较人眼球小,而晶体前后径较大,故玻璃体腔相对较小;在进行玻璃体注射时,要掌握好进针方向,避免针头损伤晶体产生外伤性白内障,影响眼底检查。针尖抵达玻璃体后应注意切勿伤及视网膜,因此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模型操作较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