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信息发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食蟹猴肌肉萎缩模型的建立

2018年03月15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8年第1期 作者:刘雪萍 李振明 邓信宁 何乃知 杨继红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本研究在建立食蟹猴肌肉萎缩模型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包括生化指标、病理诊断、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多种方法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并为进一步建立食蟹猴肌肉相关检查方法建立基础。

目的 采用限制下肢活动方法,建立食蟹猴肌肉萎缩动物模型,建立模型评价的方法?

方法 采用高分子纤维绷带固定食蟹猴右侧下肢(踝关节至膝关节)15 周,期间每两周测量体重?双侧小腿腿围?下肢容积,造模11?13?15 周行双侧小腿腓肠肌MRI 检查,15 周行肌肉组织活检?

结果 造模15 周后,动物体重无明显变化,右小腿腿围?右大腿腿围?右下肢体积比造模前均明显下降( P <0.05);造模15 周后血清肌酐?血糖?碱性磷酸酶均出现显著下降( P <0.05),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 P <0.05);MRI 显示右侧腓肠肌萎缩,右侧腓肠肌容积较造模前减小;肌肉组织活检显示右侧腓肠肌萎缩,肌纤维变细;腓肠肌纤维横截面积缩小?

结论 通过外固定限制食蟹猴下肢活动的方法制作肌肉萎缩模型,造模周期适当,操作性强?综合采用腿围?下肢排水体积?生化指标?MRI 成像及肌肉活检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能够简单?客观评价食蟹猴肌肉萎缩模型?

 

全文阅读:食蟹猴肌肉萎缩模型的建立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