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炎动物模型
(1)复制方法 体重为2.5~3.5kg的新西兰兔,按5ml/kg体重的剂量经腹腔注射用乌拉坦麻醉,将麻醉后的兔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旁开中线约1cm纵向切开上颌窦前壁皮肤,分离皮下及骨膜,从上颌窦前壁裂隙用洞凿钳将前壁开口扩大。取上颌窦内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封闭窦口,缝合皮肤。将肺炎链球菌(ATCC4961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制成的纯培养菌挑于0.45%氯化钠溶液中,配成1个麦氏单位(3×100000000CFU/ml)浓度。于术后次日用注射器将1ml上述细菌溶液经骨窗注入上颌窦腔内。分别于手术后1、2、3、4、6、8周,依上述方法再次打开上颌窦前壁,取出上颌窦腔分泌物后迅速作细菌培养,以保证模型复制成功。
(2)模型特点 模型制作前兔上颌窦腔常规细菌学检查未检测到细菌。采用本方法建立的兔上颌窦炎模型,造模时间对上颌窦内菌群的变化有很大影响,随着实验性上颌窦炎时间延长,其体内机会致病菌将逐步取代原发致病菌。手术后2周内动物上颌窦内培养出的细菌与种植的细菌有关,而3周后上颌窦内培养出的细菌则基本为兔体内本身存在的机会致病菌。
(3)比较医学 家兔上颌窦与人类上颌窦相似,其实验性上颌窦炎的生理和病理条件与人类相仿。故常用家兔来制作动物模型。无论在成人还是儿童,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是常见的需氧菌,故本模型采用此两种致病菌造模具有临床实用性。其他研究报道中也有用犬、啮齿类动物等实验动物用来复制实验性上颌窦炎模型,但以本方法复制的兔上颌窦炎模型较经济、实用,且制模成功率高。以往的研究发现,兔上颌窦腔内注入100000000CFU/ml的细菌浓度均可有效地制成实验性上颌窦炎的模型,而不会引起兔全身性炎症反应。造模的方法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封闭上颌窦自然开口。②不封闭自然开口而直接注入致病菌。③封闭窦口后同时注入致病菌。④上颌窦内置入异物。除方法②不易造模外,其余方法均有很高的模型成功率。研究表明,这几种方法中窦口阻塞组制模成功率为84.6%,窦口阻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肺炎链球菌组制模成功率均为100%,单纯细菌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只有10%,以上结果证明了窦口阻塞和窦口阻塞加致病菌有较高的制模成功率。本模型在研究临床上人类上颌窦炎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药物筛选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