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不忘初心,创新征程--广东省实验猴产业发展回顾与感想

2018年09月30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 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 作者: 饶军华
摘要:中国是全球灵长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现有2亚目4科9属23种39个亚种灵长类动物,中国国土范围内适合灵长类动物分布的地方有热带和亚热带森林覆盖主要在南方。云南省是中国灵长类动物资源最丰富的省份,现有灵长类动物15种。它也是我国最早(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展灵长类动物研究工作的省份,目前,云南已成为全球非人灵长类研究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广东省的灵长类实验动物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陈乾生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创立了华南地区第一个人工驯养猕猴的养殖场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广东的实验猴产业正是借助于改革开放的东风开启了漫漫征程。

中国是全球灵长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现有2亚目4科9属23种39个亚种灵长类动物,中国国土范围内适合灵长类动物分布的地方有热带和亚热带森林覆盖主要在南方。云南省是中国灵长类动物资源最丰富的省份,现有灵长类动物15种。它也是我国最早(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展灵长类动物研究工作的省份,目前,云南已成为全球非人灵长类研究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广东省的灵长类实验动物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陈乾生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创立了华南地区第一个人工驯养猕猴的养殖场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广东的实验猴产业正是借助于改革开放的东风开启了漫漫征程。

本人于1999年底因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很荣幸地加入了实验猴产业发展行列,亲眼见证了实验猴产业的同仁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创新发展的历程。

时光倒转二十年,也就是我刚入实验猴行业时候,行业发展尚处初级阶段,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实验猴养殖场(以下简称猴场)与一般意义的小规模动物养殖场没有区别:1)地理位置偏僻,员工没有通勤车,常年驻守基地,据我所知,很多年轻人的终生大事都是在基地内部解决;2)设施落后那时,动物房几乎都是简单的砖混结构再加上铁丝钩网建成(与十几年前的东南亚猴场相似);3)规模不大,当时广东的实验养殖场仅3家,猴存栏不足8000只,每年出口量不足800只;4)人才匮乏,技术薄弱,猴场几乎留不住大学生、研究生,猴场不具备动物质量检测能力,当时每出口一批动物都必须经过繁锁的流程申办CITES、动物卫生证后将待出口动物的血清发至美国BIORELIANCE公司检测,并经国外客户挑选后才能将动物出口。动物出口后质量不合格、被扣款、处罚金是常有的事,企业产品质量控制完全受制于人,根本谈不上有市场竞争力,几乎是靠“天”吃饭,勉强维持。 

这一切都深深地刺痛着每一个猴场老板的心,刺痛着每一个行业同仁的心。是继续发展?还是就此收兵?企业主们面临生死抉择,有的猴场当时甚至想把动物送给动物园或放猴归山。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中国的实验猴养殖行业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美国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特别是2002年美国国会召开的“猕猴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战略研讨会将灵长类动物资源列为战略资源后,美国市场对中国实验猴需求大增。国家林业部此时出台了【124】号文件,进一步规范实验猴养殖业的发展,中国实验猕猴养殖开发联合会也顺应时势在广州召开了全国性会议产业工作会议,此次会议彻底激活了实验猴养殖业的发展。广东的实验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由3家小猴场迅速发展为6-7家规模不等的产业群,从化地区附近成了广东实验猴产业的集聚地。

正当每个猴场都热切期盼着实验猴市场复苏、将蛋糕做大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SARS)将行业同仁的美梦击碎,2003年4月全国所有的实验猴停止出口,就地隔离养殖,刚刚投入巨资且抱有无限憧憬的产业瞬间成为烫手山芋,动物不仅卖不出去,而且还有花大量的资金将其养下去。这对企业主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和打击。面对困境、同行同仁们没有退却,他们想方设法渡过难关,有的借钱度日,有的将自己在其他产业的收益投入到猴场,使猴场得以勉强维持。虽然困难重重,但在坚定的信念支撑下,这一年,大家都没闲着,多数猴场都在困境下苦练内功:招聘人才、提高技术、完善设施、优化种群等。就这样,大家艰难地熬过了一年。2014年初,正当行业同仁以为非典(SARS)过去就可以见到彩虹时,行业又面临一次严重的打击--禽流感接踵而至,同样面临的不能出口动物,同样面临的是继续掏钱硬撑这个前途未卜的行业。

苦心人,天不负!机会终于来了。2004年中,禽流感事件过后,全球都更加重视生物安全,重视生物药的研发。实验猴作为生物药研发不可或缺的重要实验动物首当其充地受到了热捧。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全球实验猴需求高速增长,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常言道:机会始终留给有准备的人,正是因为广东实验猴产业同仁们在极度艰难状况下,没能放弃,苦练内功,做好了准备,千载难得的良机也首先留给了广东,COVANCE、CRL等国际大客户纷至沓来把订单留在了广东,此外,与产业发展配套的第三方检测机构(VRL, Virus Reference Laboratory)也扎根苏州,这些外部环境的形成为广东及全国实验猴产业发展提供了良机。

2004下半年至2011年初是整个实验猴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广东猴界同仁不忘初心,以务实、低调的作风迅速抓住了这个转瞬即逝的机会,他们通过从东南亚资源国进口实验猴,扩大养殖规模,按照国际标准新建、扩建养殖设施、检疫设施、动物福利设施,有的猴场开始引进高端人才(如,海归等),组建企业研发团队,广东实验猴养殖业从设施到种群规模,从人才到研发实力都上了一个台阶,有部分猴场具备了承接省、市科研项目的能力,少数企业通过了AAALAC国际认证,广东实验猴产业成了中国同行的标杆。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从2011年8月开始,实验猴出口的重要环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原先承运动物出口运输的国内三大航空公司(国航、南航、东航)因受到PETA(People for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组织的严重干扰纷纷退出,动物销售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掉链了。与此同时,受到美国金融危机及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研发进入停滞期,世界最大的实验猴市场需求(美国市场)和价格持续走低(最低时仅相当于2004年的绝对价格水平),加之中美国汇率波动等因素,出口实验猴再次遭受多重打击。危机之时,中国灵长类养殖开发协会站了出来,带领大家共商应对之策。经过多方努力,非洲的航空公司敢为天下先,承担起了中国实验猴出口运输的重任。能出口动物至少让大多数企业能生存下来。就这样,广东实验猴行业同仁又在艰难中渡过了3年。但需要提及的是,广东实验猴行业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在市场的磨难中有的企业继续坚守阵地,苦练内功,企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成为行业的先锋,但有的小企业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没能挺过来,被市场淘汰出局。

2014年开始,随着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稳定、国内对灵长类研究领域的投入增加,行业外部环境好转,进入了平稳发展期。在顺境中,广东大多数猴场并没有享受安逸的日子,他们开始谋求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1)动物种群规模稳定扩大。目前,广东的实验猴存栏量约为全国的30%(约8万只),出口销售量约占全国的50%,动物品质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2)实验动物设施及管理水平开始与国际接轨,部分猴场已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实验猴养殖、检疫设施(如从化奥骏、广东春盛等)并开展国际AAALAC认证。目前,广东已有五家猴场获得AAALAC国际认证;3)养、研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部分猴场已组建研究团队或研究院。目前,广东已有3-4家猴场建起自己的企业研究院或研发团队,他们发挥各自的资源与技术优势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开展灵长类实验动物基础/应用基础研究,有的企业(如,蓝岛公司等)已承担国家、省级重大科研项目。

在实验猴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信局等政府机关十分关心、重视实验猴产业的发展,适当引导具有一定研发实力的企业建立广东省、广州市级灵长类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2006年至2015年先后通过项目引导有研发能力的企业及研究机构建成了广东省灵长类动物种质资源中心(如蓝岛、华珍等)、广东省灵长类实验动物重点科研基地(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广东省灵长类实验动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广州市灵长类实验动物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公共平台的建设,有力地支撑了广东省生命科学研究及创新药研发。

值得一提的是,在广东实验猴产业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的机构也从侧面助力产业的发展。譬如,在实验猴质量检测领域: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广州瑞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蓝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春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疾病诊断中心等机构不遗余力地开展实验猴检测试剂盒研发,为广东省实验猴质量水平提高提供了重要支撑。此外,在政策环境及业务支持方面: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濒危物种管理办公室广州办事外、广东省林业局动保处等机构为广东实验猴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亲身见证广东实验猴产业近二十年发展历程的同时,本人有如下感受与大家分享:

1、 战略资源需进一步优化且为我所用

从改革开放至今,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带动下,广东现已发展成为我国灵长类资源大省,在国内、国际市场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且产品美誉度较高,为下一轮竞争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广东实验猴资源是大而不强,主要表现在:1)大部分的优质资源以原材料的方式出口到了美国等发达国家,本地消化、再加工(用于安评或制备成疾病动物模型)能力不强,资源的附加值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常用实验猴品种较为单一,广东的灵长类资源95%以上都是食蟹猴,猕猴存栏量很少。目前,还没有一家猴场成规模地驯养其他常用灵长类动物(如绒猴等)。3)种群结构趋于老化,广东是国内最早兴起实验猴养殖的省份,自2011年国内禁止从东南亚国家引种后,许多猴场都面临繁殖种群退化的问题。

美国自2002年开始已将猕猴(实指猕猴属动物)作为战略资源储备,并建立了国家级的灵长类研究中心,充分、有序地利用这一战略资源。广东省“十三五”规划中已将生物医药列为支柱产业之一,创新药物研发及生命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实验猴这种重要的实验动物,广东实验猴行业经过15年的快速发展已积累了规模庞大的动物资源。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建议除了企业自身顺应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种群结构、规模外,政府应加大引导、鼓励猴场与我省著名科研院所联合,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研发平台开展广东省实验猴种质资源建设、疾病动物模型研发、生命科学前沿技术研究的力度,从而提高广东实验猴资源的转化率和利用率,使广东由实验猴资源大省变为资源强省,更好地服务广东及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2、 创新发展,人才是关键:广东在建成符合国际标准的实验动物设施和较为庞

大的动物资源的前提下,实验猴产业发展的关键还是创新,创新主要体现:1)在企业机制、体制的创新。企业家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和管理模式,定能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企业创新的行列,部分猴场已先行先试且初见成效。2)制度创新。良好的制度(考核、绩效评价等)是激活人才的创造力的源泉,与时俱进的制度更是人才成长、激励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重要保障。如果说实验猴行业的上一轮竞争是动物数量和品质的竞争,相信进入下一个周期,将集中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将成为竞争的焦点。

广东实验猴产业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路征程,一路风雨,但同仁们初心不改,坚守一方阵地,创造了中国实验猴行业的奇迹。展望未来,中国脑计划、干细胞研究计划、创新药物自主研发等重大科技计划的长期、稳定投入将为中国实验猴行业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我相信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广东同仁通过企业自身的完善、提升,主动融入市场、融入科技创新的潮流,一定会在新时代再创新辉煌!

1、2000年前后实验猴养殖场设施状况

行业发展初期简陋的实验猴养殖和隔离检疫设施

 

2、广东实验猴养殖场的设施现状

符合国际AAALAC标准的实验猴养殖设施

出口猴隔离检疫设施

标准化的动物实验设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