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培养出不受时差影响的实验鼠
2013年10月12日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lhp
摘要: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小组通过基因操作,遏制实验鼠脑内生物钟的部分功能,成功培养出不受时差影响的实验鼠。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弄清时差综合征的分子机制,有望对海外旅行和三班倒导致的睡眠障碍进行治疗。
很多人在跨时区飞行后会表现出疲劳、迷乱和睡眠不好的症状,这种症状被称为时差综合征。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小组通过基因操作,遏制实验鼠脑内生物钟的部分功能,成功培养出不受时差影响的实验鼠。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弄清时差综合征的分子机制,有望对海外旅行和三班倒导致的睡眠障碍进行治疗。
脑内的视交叉上核负责掌控约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的生物钟,而视交叉上核的神经细胞会制造一种称为“后叶加压素”的神经传导物质。
京都大学教授冈村均的研究小组注意到这一点,通过基因操作,培养出不让后叶加压素发挥作用的实验鼠。让这种实验鼠在8时至20时保持明亮、其他时间保持黑暗的室内生活两周后,改为零时至12时是明亮环境,其他时间是黑暗环境,制造出“时差”。结果,后叶加压素不发挥作用的实验鼠从翌日开始就适应了新环境,而普通实验鼠适应这种环境则花了约10天时间。
研究小组认为,后叶加压素对于不受光线左右、保持体内节奏发挥着作用,阻碍其发挥作用后,就不会受光线变化的影响。
研究小组还确认,利用化学物质阻碍后叶加压素发挥作用,也能减轻实验鼠的时差综合征。
冈村均指出:“实验鼠是夜行性动物,人类应该也有和实验鼠相同的机制,此次发现将有助于开发治疗时差紊乱的药物。”
这一成果的论文已经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上一篇:PNAS:新治疗方法抑制癌细胞分裂[ 10-11 ]
下一篇:动物实验成功 艾滋疫苗研究露曙光[ 10-12 ]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