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推荐或发布相关实验技术、实验攻略、实验经验分享等。
鱼滕酮致帕金森病模型(Model of PD induced with rotenone)
2019年01月03日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学》
作者:周光兴
责任编辑:yjcadmin
(1)复制方法 选Lewis大鼠,体重为300~350g,用水合氯醛(按350~400mg/kg体重的剂量)或戊巴比妥钠(按50~60mg/kg体重的剂量)经腹腔注射麻醉。动物俯卧位,剃除背部毛发,局部皮肤消毒。将渗透微泵埋入背部皮下,从下颌角静脉插管并将插管与微泵相连接,每日按2~3mg/kg体重的剂量灌注鱼滕酮(溶于1:1的二甲亚砜/聚乙二醇溶液中),每月更换1次微泵,连用5周。可选择性引起黑质-纹状体DA系统变性,在黑质细胞内有类似Lewy小体的α-syntrclein阳性包涵体形成。行为方面有屈曲体姿、运动减少,有时伴强直、震颤。
(2)模型特点 鱼滕酮是一种天然有机杀虫剂,具有亲脂性,可透过血脑屏障,对脑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的活性具有强大而广泛的抑制作用。尽管鱼滕酮对复合体工活性抑制作用无选择性,却可选择性引起黑质-纹状体DA系统变性,这可能与DA神经元对氧化应激的敏感性有关。该模型在病理、生化、致病机制、行为等方面均能较好地模拟 PD相关特征。
(3)比较医学 鱼藤酮模型是一个复合酶Ⅰ功能受到系统性抑制、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通路慢性渐进性退行性变的良好模型,与人类PD类似。该模型同时复制出PD多巴胺能神经细胞中的包涵体和氧化应激损伤,因此鱼藤酮模型概括了PD发病中的多数重要机制。使用此模型进行神经保护性药物实验比用其他急性的PD模型效果更好。缺点是制备过程费时、费力,不同个体制备效果不一(有些动物无明显毒性效应)。此外,鱼藤酮与6-OHDA和MPTP一样,双侧损伤的动物很难存活。
上一篇: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帕金森病模型[ 01-02 ]
下一篇:震颤素和氧化震颤素致颤模型[ 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