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考试试题集 第八章 实验动物传染性疾病与控制
一、名词解释
1、传染源:传染源就是指受感染的实验动物,包括传染病患病动物/带菌(毒)或死亡的实验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进入动物机体,并能导致传染的途径和通道。
3、易感动物:是指对某一传染病病原体敏感的那些动物。
4、传播媒介:被患病和携带病原体的动物的尸体、分泌物、排泄物所污染的设施、饲料、饮水、垫料、空气和用具等称之为传播媒介。
5、水平传播:即传染病在实验动物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的传播。
6、垂直传播:即从母体到其后代两代之间的传播。
7、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所有活的微生物叫做灭菌。
8、消毒(Disinfection):驱除或杀灭有害微生物叫消毒。消毒比灭菌范围狭窄,它不能杀死细菌的芽胞,消毒剂不能用于灭菌。
二、是非题(下列试题中正确的用(√)号错误的用(X)号)
l、某实验动物场发现了大鼠的流行性出血热,该场应采用如下措施:封锁疫区,扑杀、焚烧饲养单元内的全部动物,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做出报告,实验动物饲育室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对实验动物饲育室内的一切物品进行彻底清扫洗涤,彻底灭鼠,再次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检测,空厩,重新引种动物。(√)
2、某实验动物场发现了大鼠的流行性出血热,该场应采用如下措施:封锁疫区,扑杀、焚烧饲养单元内的全部动物,对外采取保密措施,严格封锁消息:实验动物饲育室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对实验动物饲育室内的一切物品进行彻底清扫洗涤,再次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检测,空厩,重新引种动物。(X)
3、某实验动物场发现了大鼠的流行性出血热,该场应采用如下措施:封锁疫区,扑杀、焚烧饲养单元内的全部动物,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做出报告,对实验动物饲育室内的一切物品进行彻底清扫洗涤,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检测,空厩,重新引种动物。(X)
4、新入场的猴,应立即和其它猴在一起,并做好防疫注射和驱虫。(X)
5、新入场的猴,应被隔离一个月以上,并做好防疫注射和驱虫。(√)
6、在人与猴之间有很多属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为了保障人和动物的健康,对进场的每只猴都要进行健康检查。(X)
7、在人与猴之间有很多属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为了保障人和动物的健康,不仅要对进场的每只猴进行检查,还需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8、实验动物寄生虫对实验研究的干扰主要表现在掠夺宿主的营养,对机体产生机械性损伤、毒性作用,以及对生理、生化和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对动物产生搔扰。(√)
9、实验动物寄生虫对实验研究的干扰主要表现在掠夺宿主的营养,而使动物消瘦,对动物生理、生化和免疫系统无明显影响。(X)
10、生产科研单位的动物,应成为单独的一个区与其它部分隔开,动物实验室不应与动物繁育室在一起(√)
11、生产科研单位的动物实验室应与动物繁育室在一起(X)
12、实验动物设施的设计即要注意防止病原微生物由外部侵入内部,也要注意防止污染物由内部逸出而污染环境,以及在内部之间的传播扩散。(√)
13、建造实验动物设施就是为了防止病原微生物由外部侵入内部,从而保证设施内动物的安全。(X)
14、普通级兔与清洁级小鼠不能在同一单元的不同房间内饲养或做实验。(√)
15、普通级兔与清洁级小鼠能在同一单元的不同房间内饲养或做实验。(X)
16、高压蒸气灭菌是在1.0-1.4kg/cm2压力时温度可达115?123℃,15-25分钟可杀灭一切细菌和孢子。(√)
17、高压蒸气灭菌是指在1.0-1.4kg/cm2压力时,100℃的蒸气,经15-25分钟可杀灭一切细菌和孢子。(X)
18、一种3月龄家兔最易感,引起下痢、水样稀便,粪便中带有洋葱样腐臭气味和高死亡率的疾病,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能检查到粪便中的卵囊,这种疾病是球虫病。(√)
19、一种3月龄家兔最易感,引起下痢、水样稀便,粪便中带有洋葱样腐臭气味和高死亡率的疾病,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能检查到粪便中的卵囊,这种疾病是沙门氏菌病。(X)
三、选择题(请选择ABCD中的一项)
1、狗常因配种而被感染布氏杆菌病,这种传播是A。
A 直接接触水平传播 B 直接接触垂直传播 C 间接接触非生物性媒介传播 D 间接接触生物性媒介传播
2、狗被患狂犬病的病犬咬伤经伤日感染狂犬病,这种传播是A。
A 直接接触水平传播 B 直接接触垂直传播 C 间接接触非生物性媒介传播 D 间接接触生物性媒介传播
3、仙台病毒可由被污染的空气(飞沫、尘埃)传播,这种传播是C。
A 直接接触水平传播 B 直接接触垂直传播 C 间接接触非生物性媒介传播 D 间接接触生物性媒介传播
4、沙门氏菌可由被污染的饲料经消化道传播,这种传播是C。
A 直接接触水平传播 B 直接接触垂直传播 C 间接接触非生物性媒介传播 D 间接接触生物性媒介传播
5、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由卵细胞传到下一代引起的感染是B。
A 直接接触水平传播 B 直接接触垂直传播 C 间接接触非生物性媒介传播 D 间接接触生物性媒介传播
6、支原体可经胎盘感染子代的传播是B。
A 直接接触水平传播 B 直接接触垂直传播 C 间接接触非生物性媒介传播 D 间接接触生物性媒介传播
7、出血热病毒可由吸血昆虫螨虫的传播是D。
A 直接接触水平传播 B 直接接触垂直传播 C 间接接触非生物性媒介传播 D 间接接触生物性媒介传播
8、一种由LCMV引起的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病毒性疾病。小鼠感染表现为大脑型、内脏型和迟发型3种病型;人类感染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和脑膜炎的疾病是小鼠A
A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 B 鼠痘 C 仙台病毒感染 D 鼠肝炎
9、一种由MPV引起的、呈爆发性流行,致死率极高,临床表现以四肢。尾和头部肿胀、溃烂、坏死甚至脚趾脱落的实验小鼠烈性传染病是 B
A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 B 鼠痘 C 仙台病毒感染 D 鼠肝炎。
10、一种由Sendai 病毒引起,急性型多见于断乳小鼠,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多数情况下呈隐性感染,可对实验研究产生严重干扰的疾病是小鼠C
A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 B 鼠痘 C 仙台病毒感染 D 鼠肝炎。
11、一种由MHV引起的,临床表现为肝炎、脑炎和肠炎。多数情况下里亚临床感染或隐性感染,但在应激因素作用下和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急性发病和死亡的疾病是小鼠D
A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 B 鼠痘 C 仙台病毒感染 D 鼠肝炎。
12、一种由EHFV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大、小鼠多表现为隐性感染,并长期向外排毒,主要危及人类。人类感染后,呈现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烈性传染病是B
A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 B 出血热 C 仙台病毒感染 D 肝炎
13、一种由CDV引起的,感染犬科(尤其是幼犬)、鼬科及一部分烷熊科动物的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的传染病。早期表现双相热型、急性鼻卡他,随后以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的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的是A
A 犬瘟热 B 犬细小病毒感染 C 狂犬病 D 犬传染性肝炎
14、一种由CPV引起的犬的急性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的是B
A 犬瘟热 B 犬细小病毒感染 C 狂犬病 D 犬传染性肝炎
15、一种由RV引起的人和所有温血动物共患的急性直接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是极度兴奋、狂燥、流涎、意识丧失,最后因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在神经细胞胞浆内可见内基氏小体(Negri Bodies)的疾病是C。
A 犬瘟热 B 犬细小病毒感染 C 狂犬病 D 犬传染性肝炎
16、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许多血清型有产生毒素的能力,临床上实验动物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可使怀孕动物流产的人畜共患病是由A引起。
A 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 B 假结核耶尔森菌 C 肺支原体 D 嗜肺巴氏杆菌
17、一种具有多形性,如球形、卵圆形或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两极染色,周身鞭毛,主要感染啮齿类动物和家兔。在肠道、内脏器官和淋巴结出现干酪样坏死性结节,并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细菌是B
A 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 B 假结核耶尔森菌 C 肺支原体 D 嗜肺巴氏杆菌
18、一种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可以通过细菌滤器,寄生于呼吸道和生殖道粘膜,能引起大、小鼠呼吸道或子宫感染,动物有异常的呼吸音、鼻腔有异常分泌物流出,继而可引起鼻炎、支气管肺炎。有时并发中耳炎、内耳炎,形成“歪头病”的病原体是C。
A 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 B 假结核耶尔森菌 C 肺支原体 D 嗜肺巴氏杆菌
19、一种两端钝圆,革兰氏染色阴性、两极染色的短杆菌,通常寄生于动物的呼吸道而呈隐性感染,通常继发于仙台病毒或支原体感染、嗜肺、引起小鼠和大鼠肺炎、中耳炎、结膜炎、皮下溃疡或尿道、生殖道疾病的病原是D
A 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 B 假结核耶尔森菌 C 肺支原体 D 嗜肺巴氏杆菌
20、一种革兰氏阴性,多形态、念珠状有芽胞和鞭毛的细杆菌,引起动物腹泻,出血性肠炎和盲肠炎,肝脏多发性灶样坏死和高死亡率疾病的病原体是C
A 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 B 假结核耶尔森菌 C 毛样芽胞杆菌 D 嗜肺巴氏杆菌
21、一类由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人工猕猴饲养的急性肠胃炎、也可感染人引起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动物发病急,以高热、腹泻及排出脓血、粘液便为主要临床症状,死亡率较高。慢性菌痢也常常在猴群中发生,其病原体是A
A 志贺氏菌 B 假结核耶尔森菌 C 毛样芽胞杆菌 D 嗜肺巳氏杆菌
22、一种革兰氏阴性、多形态、有鞭毛,有夹膜,不形成芽胞,能运动,常呈两极染色的细小杆菌,常引起豚鼠、兔、大鼠和非人灵长类的呼吸道疾病,如肺炎、鼻炎等并有较高的死亡率的病原体是B
A 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 B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C 毛样芽胞杆菌 D 嗜肺巴氏杆菌
四、填充题
1、传染病在实验动物中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是上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它们环环相扣,我们称之为传染锁链
2、实验动物很少采用疫苗防疫或用药物治疗疾病的原因是,疫苗和治疗药物可能干扰实验的结果,被免疫或治疗的动物可能成为带菌、带毒的动物,对小型动物进行治疗,经济上不合算。
五、问答题
1、为了预防实验动物传染性疾病,实验动物使用单位和小规模繁殖单位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l)合格的动物实验设施:设施周围应无污染源、能防止野生动物的进入;2)动物购买或引种:购买有合格证的动物做实验,向国家种子中心引种同级或高一级别的动物作种;3)卫生防疫制度:平时的卫生消毒,每批动物实验或饲养结束后的彻底打扫、洗刷、灭菌,独立饲养单元动物的全进全出制度;4)严格的饲养管理制度:人、物、料、气、水、动物进出实验动物饲育室的管理制度;5)良好的兽医监护:每天对动物的健康检查、记录、防疫与驱虫(大动物)和疫情报告制;6)饲养管理人员:经过培训,持有“湖北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岗位证书”,每年健康检查的合格者。
2、实验动物的隔离的目的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实验动物的隔离措施主要用于新引入的动物,患病和可疑感染的大动物。隔离是为了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染病的发生或蔓延。它的主要内容是①隔离场所应离开动物饲养繁殖区;②小动物最好隔离于不锈钢隔离器中,大动物的隔离区应在生产区外的独立房舍中。③隔离场所为一独立的饲养系统,人、物、料、气和水都不与原生产区交叉,应禁止一切闲杂人员和其他动物出入和接近。④工作人员出入应遵守消毒制度,隔离区内的用具、饲料、粪便等,必须经彻底灭菌或焚烧处理。⑤对于发生了烈性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如流行性出血热等)的动物群,应及时扑杀,严防疫情进一步扩散。(6)在大型实验动物饲养场,为了防止由于引种带入新的病原菌,多采用引入冷冻胚胎的方式引种,而动物实验场则应引入有生产许可证和合格证的动物;(7)小动物饲养场或动物实验场或使用房舍采用全出、全进的方式,全部淘汰原有动物,经消毒、空厩后再引入新的动物。
3、鼠痘病毒对实验研究的干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鼠痘病毒实验研究的干扰主要表现在急性型:小鼠突然发病,大量死亡。实验被迫中断;慢性型:小鼠出现全身症状,导致实验结果混乱,病鼠大量排毒,造成疾病的严重蔓延,后果十分严重。隐性感染型:虽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在应激、X线照射、使用免疫抑制剂、各种化学毒素、组织和肿瘤移植等处理后,极易激活鼠痘病毒,导致该疫病的爆发。
4、鼠仙台病毒对实验研究的干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仙台病毒的急性爆发主要见于断奶小鼠或环境骤变时,它造成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并有高的死亡率。通常情况下仙台病毒为隐性感染,给实验带来严重的干扰。主要表现在免疫研究:严重地影响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如抑制抗体应答、促有丝分裂应答、自发性免疫疾病增高、抑制吞噬、杀灭细菌的能力、加速移植排斥等;对致肿瘤作用的干扰,病理形态的相似性易致误诊和能抑制肿瘤的发育。影响生殖,如影响胚胎着床、胎儿发育,导致早期胚胎的吸收,妊娠期的延长和提高新生仔鼠的死亡率。
5、小鼠肝炎病毒对实验研究的干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急性型仅见于与某些微生物混合感染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时爆发,表现为致死性肝炎、脑炎和肠炎;鼠群通常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但常对实验产生严重干扰,免疫学研究:急性感染可增加或抑制小鼠抗体应答,慢性感染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影响巨细胞数目、吞噬活性和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诱生干扰素、增强自然杀伤T细胞活性。改变某些酶系统,如增高或降低肝的转氨酶:裸鼠极易感,感染后严重影响肿瘤学的研究。
6、实验动物细菌对实验研究的干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有的疾病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使实验中断,影响实验结果,污染实验环境;有的疾病为人畜共患,对实验动物工作者是一个潜在威胁;有的为条件性致病菌,甚至是正常菌群,当动物处于应激状态下,环境恶劣或营养失调或使用免疫抑制剂、X线照射,即引起疾病爆发,使实验中断,血液生成和酶系统发生变化,严重地或不同程度地干扰着实验的结果。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