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颗粒块在兔小腿垂直骨缺损中的应用
2019年06月25日
来源: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Dental ResearchVolume 3, Issue 3
作者:李晓菲译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为了确定是否有可能使用主要用于含骨缺损的压缩钛颗粒块移植来垂直增强骨,并确定白色和灰色颗粒之间的骨传导性是否存在差异。根据随机方案,在11只兔子的头骨上植入4个钛块。这些块体由标准化的压缩钛颗粒制成。A型:PTG灰色,小颗粒;B型:PTG灰色,大颗粒;C型:PTG白色,小颗粒;D型:PTG白色,大颗粒。12周后,处死动物,采集标本进行组织学和μCT扫描。从μCT和组织学上都可以看出,所有组的骨形成都是成功的,颗粒保持了体积。整个移植区域的组织形态测量BA(骨面积)评估显示,所有受试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BA大部分骨位于整个移植材料与原始皮质骨床接触的基底1/4,A、C组平均BA最高,A组BA明显高于D组。A组、B组和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在本研究的限制范围内,白色或灰色小PTG块之间无显著差异。与小颗粒相比,大颗粒呈现较少的骨入口区域,且无论PTG类型如何,这一趋势都存在。整个移植区域没有填充新骨,这表明骨迁移主要发生在现有的皮质骨侧,表明接触成骨。
摘要:为了确定是否有可能使用主要用于含骨缺损的压缩钛颗粒块移植来垂直增强骨,并确定白色和灰色颗粒之间的骨传导性是否存在差异。根据随机方案,在11只兔子的头骨上植入4个钛块。这些块体由标准化的压缩钛颗粒制成。A型:PTG灰色,小颗粒;B型:PTG灰色,大颗粒;C型:PTG白色,小颗粒;D型:PTG白色,大颗粒。12周后,处死动物,采集标本进行组织学和μCT扫描。从μCT和组织学上都可以看出,所有组的骨形成都是成功的,颗粒保持了体积。整个移植区域的组织形态测量BA(骨面积)评估显示,所有受试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BA大部分骨位于整个移植材料与原始皮质骨床接触的基底1/4,A、C组平均BA最高,A组BA明显高于D组。A组、B组和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在本研究的限制范围内,白色或灰色小PTG块之间无显著差异。与小颗粒相比,大颗粒呈现较少的骨入口区域,且无论PTG类型如何,这一趋势都存在。整个移植区域没有填充新骨,这表明骨迁移主要发生在现有的皮质骨侧,表明接触成骨。
简介:拔牙后牙槽骨进行重塑,导致垂直和水平骨吸收。这被认为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因为所谓的束骨是由牙周韧带延伸的微血管滋养的。随后,牙周韧带因拔牙而脱落,自然会发生垂直骨吸收。在严重骨吸收的病例中,牙槽突重建通常是在种植体植入前所必需的。隆骨的黄金标准是获取自体骨,常用于口腔颌面重建手术。然而,自生骨以其在愈合阶段的快速吸收而闻名,一些报告表明大约40%的移植骨在早期会再吸收。因此,这可能导致扩大部位的塌陷,这可能影响随后的植入物放置。自体骨移植的另一个问题是手术的侵入性,有时会导致术后并发症。因此,作为一种替代方法,生物材料的使用在限制骨移植收获的情况下得到了一些普及。然而,对于某些生物材料的使用仍然存在一些关注。异种移植或同种异体移植的使用受到特别关注,因为未知疾病传播的风险不能完全否认。一个现成的骨替代品可能的候选人是氧化钛颗粒。由于钛是一种记录在案的用于牙科植入物的材料,因此有兴趣测试这些材料作为骨替代物的成骨性能。所谓的多孔钛颗粒(PTG)在兔模型中显示,手术植入兔胫骨16周后,颗粒的孔隙中有全骨填充物。PTG也已在临床上应用,报告表明,当主要应用于鼻窦或眼窝保护以及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重建时,其结果具有可比性。PTG已应用于兔胫骨的临界尺寸缺陷。PTG颗粒具有骨传导性,但作者认为,颗粒应覆盖一层较大缺陷的膜。然而,材料的金属色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难以应用于美学要求较高的部位。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对钛颗粒进行了进一步的改性,使其颜色变白。对这些材料的一个挑战是垂直或水平地增加肺泡骨,有时超过了生物包膜。尤其是在审美区域,这是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软组织体积与支撑骨的体积直接相关。临床医师可能会试图进行过度矫正,以获得足够的植入周组织体积。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是否有可能用之前主要用于含骨缺损的压缩钛颗粒块移植来垂直增强骨,并确定不同粒径的白颗粒和灰颗粒在骨传导性方面是否存在差异。
材料:本试验采用四块预制钛块。它们由标准化的压缩钛颗粒制成。A型:PTG灰色,小颗粒,B型:PTG灰色,大颗粒,C型:PTG白色,小颗粒,D型:PTG白色,大颗粒。小颗粒的大小在0.7到1.0 mm之间,多孔性约为80%。较大的颗粒在2.0到3.0毫米之间。它们被压缩成试验体,底部直径12 mm,顶部直径7 mm。从底部到最高点的距离是6毫米。从底部到最高点的距离是6毫米。他们被压缩只是为了适应和有一个稳定的形式固定到骨头。这样做是为了避免破坏单个颗粒的结构。在砌块的中间,有一个直径为2毫米的预制孔。这个洞是用来装钛螺丝的。
动物、麻醉与手术:本研究使用了11只平均体重为4.29公斤的别兔,雌雄皆可。根据随机方案,在每只兔子的头骨上植入4个植入物。术前兔颅骨剃毛,用洗必泰(5 mg/ml)消毒。动物通过肌肉注射0.15 ml/kg美托咪定(1 mg/ml)和0.35 ml/kg氯胺酮盐酸盐(50 mg/ml)的混合物进行麻醉。在每个插入部位,使用0.5 ml,2%盐酸利多卡因作为局部麻醉剂。手术过程中保持无菌状态。沿着头骨顶部的中心线,在皮肤和骨膜上开一个3厘米长的切口。从骨头上剥离骨膜。四个空间钛块分别用1个钛螺钉固定在头骨上。块体被骨膜覆盖,骨膜用Vicryl 4-0封闭。皮肤用连续缝合法缝合。术后给予盐酸丁丙诺啡(0.5ml)镇痛3天。兔术后单笼饲养没有使用抗生素。
样品制备:用过量的戊巴比妥钠(60 mg/ml)处死兔。回收包括钛块,包括附着的头骨和骨膜在内的样本,并放入4%甲醛中。固定后,样品在一系列乙醇溶液中随后对嵌入的样本进行微计算机断层扫描(μct)以全面观察骨形成。由于难以去除颗粒的金属光晕,无法进行详细的量化。逐渐脱水,比例从70%到100%。脱水后,根据制造商的说明,将样品嵌入甲基丙烯酸树脂中。简言之,使用微焦点X射线管的μCT设备创建3D图像。通过三维空间过滤分离颗粒和骨组织。μct扫描后,对样本进行非分解地切片。简言之,在样品中间用金刚石锯切割,制备一个中心截面,最终厚度为30μm。切片用10%的过氧化氢处理10分钟,然后用甲苯胺蓝和焦宁G染色。在这些组织切片上,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组织学评价,并用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组织形态学数据。在两个感兴趣的区域计算移植材料内的骨面积(BA)。1、整个移植材料中的BA。2、BA位于整个移植材料与原始皮质骨床接触的基底1/4(基底1.5 mm高)内。
结果:治疗期间没有并发症。所有动物在愈合期间体重都增加了(平均体重=4,45千克)。移植时所有PTG块均稳定,无感染迹象。μCT和组织学观察的形态学结果显示4组间的骨形成存在差异。应当考虑到颗粒大小的差异时,很明显小颗粒组在嫁接体积内分布均匀。而对于颗粒较大的组,移植体中心有较大的缺损。从μCT和组织学两方面来看,所有组的骨形成都是成功的,颗粒保持其体积。新骨形成直接接触PTG和WTPG。大部分骨位于整个移植材料与原始皮质骨床接触的基底1/4。整个移植区域的组织形态测量BA评估显示,所有受试组之间没有统计差异。1/4 BA表明A组和C组的平均BA最高,A组的BA显著高于D组。A、B、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骨可以用PTG块在骨包膜外增强。在本研究的限制范围内,白色或灰色的小PTG块之间没有发现差异。与小颗粒相比,大颗粒的骨入口面积较小,且无论PTG类型如何,这一趋势都存在。小颗粒的PTG块在两种类型(白色或灰色)中都表现出相似的愈合和新骨形成。整个移植区域没有填充新骨,提示骨迁移主要发生在现有的皮质骨侧,提示接触成骨。应进一步研究不同尺寸的白色小颗粒PTG块,以确定块的高度是否影响骨的进入。此外,应测试新形成的骨在功能负荷下的稳定性,以确定在这些再生骨部位是否可以实现骨整合。

上一篇:“返老还童”酶让小鼠重返青春[ 06-24 ]
下一篇:X线全身照射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造血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 06-28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