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聂磊教授: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2019年08月16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发布者: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摘要:2019年8月7日,第十七届中国北方实验动物科技年会上,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系主任聂磊教授作了题为“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的大会专题报告。

2019年8月7日,第十七届中国北方实验动物科技年会上,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系主任聂磊教授作了题为“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的大会专题报告。

聂教授在报告会上指出,2013年全世界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人数达到1730万人,占总死亡率的31.5%,超过癌症居各种死因的首位。而在中国,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估测,从2010年到2030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增加2130万人,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将增加770万,心血管疾病是中国居民的首要死因。

聂教授强调,开展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具有可复制、可按需取样、可比性和有助于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等重要意义,对筛选心血管致病基因和评估危险因素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针对心血管疾病系列动物模型如: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应激性高血压动物模型、肾性高血压动物模型、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心率失常动物模型、休克动物模型、内皮损伤和动脉瘤动物模型等的特征以及制备技术作了详细报告,受到广泛关注。

 

专家简介

聂磊,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系负责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2005年至2014年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博士后、副研究员,2014年9月以海外引进人才任职于河北医科大学。

目前,实验室主要利用转基因、基因敲除和组织细胞(内皮细胞或血管平滑肌细胞)特异性基因敲除动物建立心血管动物模型,应用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前沿技术,致力于揭示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特定的基因表达对心血管疾病调控的分子机制。实验室目前开展的实验技术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管损伤和动脉瘤等多种心血管动物模型的制备、细胞培养技术、冰冻组织切片技术、膜片钳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活细胞实时影像技术(Live-Cell Microscopic Imaging)等。已经在国际和国内本领域专业杂志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8篇,其中在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Circulation》、《Circulation Research》等专业杂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6篇,参编著作一部。现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河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秘书长、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会员、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会员。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以及获国家和河北省回国资助经费等项目的资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