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科普天地

吸猫撸狗10分钟能缓解学习压力?

2019年08月28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环球科学 作者:三水 责任编辑:yjcadmin
摘要:喵星人和汪星人一直深得地球上两脚兽们的喜爱,2018年中国养狗人数为3390万,养猫人数为2258万。

作者: 三水 | 来源: 科研圈

喵星人和汪星人一直深得地球上两脚兽们的喜爱,2018年中国养狗人数为3390万,养猫人数为2258万。 

图片来源:Pixabay

撰文  三水

编辑  魏潇

« 2018 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调查显示,2018 年中国养狗人数为 3390 万,养猫人数为 2258 万,可以看出,已经有很多人过上了有猫/有狗,甚至猫狗双全的幸福生活。该调查还发现,很多人把猫/狗当成了一种精神寄托,除了陪伴自己,还能增加生活乐趣。

这种现象引起了心理学界的注意。著名心理咨询师 M·斯科特·派克(Scott Peck)认为,宠物和主人之间存在着依恋关系,人们喜欢宠物,是因为主人认为宠物依赖自己,因此与宠物产生了更深的情感联结。相关研究也发现,很多 7-8 岁的儿童认为,与人类相比,宠物对自己更重要,因为宠物给他们提供了安慰和自尊,并且能够信守他们之间的小秘密。

喵星人和汪星人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我们喜爱猫/狗,同时猫狗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宠物互动可以减少个体的焦虑、抑郁和孤独感,提升个体的幸福感、自尊和良知。上世纪 70 年代兴起的伴侣动物疗法也发现,让病人与小狗、小猫、马等家养动物待在一起后,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的病痛都会得到缓解。

最近,来自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者们发现,大学生在校园中与猫/狗互动不仅可以改善他们的情绪,这种影响还能“深入到皮下”,改善他们的激素水平,从而减轻压力。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AERA Open 上。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将 249 名大学生被试随机分成 4 组,探究在 4 种不同的情境(与猫/狗直接互动、观看他人与猫/狗互动、观看猫/狗幻灯片、等待与猫/狗互动)下,被试唾液中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皮质醇被称为应激激素,在压力应激状态下,个体血液和唾液中的皮质醇水平会升高。

研究结果发现,10 分钟后,与猫/狗直接互动组被试的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三组被试。这说明,与猫狗互动能够有效从生理水平上减轻大学生的压力。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 Patricia Pendry 表示:“我们已经知道,学生们喜欢与动物一起玩耍,并且能够在过程中体验到更积极的情绪。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想知道,这种互动是否能够帮助学生从客观上减轻压力。研究结果令人兴奋,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激素的减少可能对身心健康有重大影响。”

图片来源:Pixabay

为什么吸猫撸狗能减压?

首先,猫/狗为个体提供了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从自己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客观支持以及个人对这种支持的主观感受。根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其中包括压力。研究发现,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不仅来自同一物种(人类),也来自其他物种——比如喵星人和汪星人。

其次,猫/狗可以引发我们的积极情绪。猫和狗本身就具有可爱的特质,有时就像一个稚气未脱的小朋友。并且,在吸猫撸狗的过程中,他们的回馈行为会让个体在照料中不断获得满足感。比如,当忙碌一天回到家中,看到你的猫主子或二哈在门口迎接自己,你可能非常感动并且瞬间将工作/学习中的压力抛到九霄云外了。

此外,它们还能提供安全感。猫狗的陪伴与人类的陪伴相同,会让人感到安全。并且与人类的陪伴相比,这种陪伴似乎更加是无条件的、不受外界现实条件的影响的。研究发现,动物似乎能够改变个体对环境的感知,使环境看起来更加友好,从而减轻压力。包含动物的场景也被认为是更友好的、更放松的、合作性更强的、更安全和更幽默的。

“吸猫撸狗一时爽,一直吸/撸一直爽。”虽然这件事对缓解压力有奇效,但是大家也不要过度沉迷不可自拔,就算不影响学习工作,把人家撸秃总是不好的……

参考资料:

«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

张茂杨, 彭小凡, 胡朝兵, & 张兴瑜. (2015). 宠物与人类的关系:心理学视角的探讨. 心理科学进展, 23(1), 142-149.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07/190715114302.htm

Freund, L. S., McCune, S., Esposito, L., Gee, N. R., & McCardle, P. (Eds.). (2016). Social neuroscience and human–animal interac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Friedmann, E., & Son, H. . (2009). The human-companion animal bond: How humans benefit. Veterina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Small Animal Practice, 39, 293–326

Mcnicholas, J. , & Collis, G. M. . (2001). Children's representations of pets in their social networks. 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27(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