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方法

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评价

2019年11月11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神经疾病动物模型制备理论与技术》 作者:王延华 李力燕 李利华 主编 责任编辑:yjcadmin

一、实验目的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神经系统创伤,对SCI的治疗是医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为了有效评估SCI后干预措施的效果。需要理想的复制人类SCI的实验动物模型。脊髓半横断损伤(hemi-transection spinal cord injury, hSCI)模型在SCI中较为常用。本实验将制备大鼠hSCI模型,观察其后肢运动功能的变化,为SCI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

有效的动物模型是脊髓损伤修复研究的基础。因hSCI兼顾SCI且保留部分功能而被广泛用于实验研究。行为学评分法(the Basso Beattie Bresnahan locomotor rating scale, BBB评分)几乎包括了SCI后大鼠后肢恢复过程中的所有行为变化,且与SCI程度高度相符,可区分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微小差异,是一种较敏感的检验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与分组

成年雌性SD大鼠20只,体重(250±5)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和脊髓半横断损伤组(n=10)。

(二)实验方法

1.hSCI模型制作  将SD大鼠用3.6%水合氯醛经腹腔注射麻醉(10ml/kg),俯卧位固定于手术台。备皮、消毒,以T10棘突为中心做背部正中切口,长约3cm,紧贴棘突骨面纵行分离椎旁肌,直达椎板表面,用牵开器向两侧牵开椎旁肌,暴露椎骨,咬除T9~T10椎板并打开椎管,充分暴露脊髓,挑起脊髓用虹膜剪完全剪断左半侧T10脊髓,同侧后肢瘫痪,刺激无反应后,依次缝合肌肉、皮肤。假手术组大鼠仅打开椎管,不损伤脊髓。各组大鼠单独饲养,注意保温。术后连续3d腹腔注射青霉素(2×10000U/只,1次/d)。每天挤压膀胱排尿3次,直至膀胱功能恢复。

2.行为学评分(BBB评分)  采用3人独立观察记录,于术后7d、14d、21d、28d对各组大鼠双侧后肢运动功能分别进行评分。将大鼠置于宽阔的木床上,任其爬行,观察其后肢的运动,依据文献,评定其得分并作记录(见表2-1)。

(三)统计学分析

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以t检验比较两组大鼠BBB评分的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四、实验结果

术前每只大鼠BBB评分均为21分。假手术组大鼠各时间点双侧后肢运动功能均为21分。hSCI组大鼠在短时间内左下肢功能完全丧失,肌力为零,术后3~6d,大部分大鼠左侧后肢开始挛缩,右侧下肢活动正常。术后7d、14d、21d、28d,hSCI组大鼠左后肢评分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表12-1)。

五、结果分析

假手术组大鼠脊髓未受损伤,BBB评分均为21分。而脊髓半横断后,大鼠脊髓损伤侧后肢运动功能丧失,随着时间推移,BBB评分逐渐升高,表明运动功能有所恢复,但分值显著低于假手术组。本实验成功制备了大鼠脊髓半横断模型。横断侧后肢神经功能有一定程度的代偿恢复,提示脊髓半横断损伤后存在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

六、经验与体会

术中动作要轻柔,进行脊髓半横断时要确保手术成功。术后精心护理,注意保暖,加强营养,防止自残、压疮、感染等,以提高动物存活率。为保证BBB评分的准确性,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需采用单盲法,由3人独立完成。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