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乙型肝炎模型
(1)复制方法 鸭DHBV感染的接种途径主要有鸭胚静脉注射法、静脉注射法、肌肉注射法、腹腔注射法、肝内注射法等。经鸭腹腔接种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阳性血清(每毫升血清约含7.8×100000000的病毒拷贝数),1日龄及10日龄鸭的病毒接种量分别为100μl。1日龄鸭感染2周后阳性率为89%左右,4周后可达94%左右,连续观察22周,阳性鸭仍保持阳性,且阳性率不变。10日龄鸭感染2周后阳性率仅为16%左右,4周后仍为38%左右,至6周时可达61.1%。随机挑选部分10日龄感染DHBV阳性鸭长期观察,结果12周后有1/2的DHBV阳性鸭表现为DHBsAg及DHBV DNA转阴。光镜下模型鸭肝组织呈轻度慢性炎症表现,即肝细胞轻度水变性,血管周围有轻度胶原纤维增生,但肝小叶内未见灶性炎症细胞浸润;原位杂交显示DHBV DNA弥漫性分布在肝细胞胞浆。
(2)模型特点 鸭DHBV感染模型采用1日龄鸭接种病毒最佳,感染率可接近100%,且能维持较长时间的病毒血症,肝脏中也能检测出DHBV DNA;若用5日龄后鸭接种,则DHBV DNA及内源性DNA多聚酶活性均下降;而14日龄后鸭接种则不产生病毒血症。总的趋势是接种鸭龄越大,感染维持时间越短。鸭DHBV感染后机体可同时出现相应的病毒特异性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产生鸭DHBsAg,且能保持22周。
(3)比较医学 DHBV病毒血症情况与鸭龄的相关性类似于临床上人类HBV,原因在于宿主的免疫系数在清除病毒方面起重要作用,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未发育成熟,对HBV有一定的耐受性。DHBV在基因组结构及复制方式与人HBV相同,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研究HBV及筛选评价抗HBV药物的主要动物模型,尤其是利用DHBV复制鸭肝纤维化模型、鸭肝坏死模型等,能较好地模拟病毒因素造成的病理过程,与人HBV引起的肝炎、肝纤维化形态特征相同。而且具有逐渐而不连续的病理学变化过程及高形成率,但其在所表达蛋白质的基本结构、传播方式上差异较大。 DHBV模型是一种用于评估临床前期抗病毒药物如核酸类似物、反义寡聚核苷酸等治疗效果的良好模型。然而由于 DHBV属禽类嗜肝病毒,与人HBV在结构上有较大差别(如DHBV无X基因).而且鸭在生物进化上与人类相差较大。因此DHBV在鸭体内的感染、复制过程与HBV在人体内的感染复制过程仍存在较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