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方法

远程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及神经行为学评价

2019年12月17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神经疾病动物模型制备理论与技术》 作者:王延华 李力燕 李利华 主编 责任编辑:yjcadmin

一、实验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诱导脑缺血耐受产生的可能机制,为临床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研究提供实验室资料。

二、实验原理

脑缺血耐受是机体对损伤刺激固有的应激和防御反应,也是已知的内源性保护机制中作用最强大的。大量研究表明,在严重脑缺血之前或之后一段时间重复给予短暂的、轻微的缺血-再灌注刺激,均可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发生,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严重程度,分别称为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后处理。若这种缺血预处理或缺血后处理在远离严重缺血的器官处进行,即称为远程缺血预处理或远程缺血后处理。其机制涉及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全身保护效应等复杂环节。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包括驱血带(3~5mm粗,直径约5cm)2条,其余同MCAO组材料。

(二)实验方法及步骤

1.远程缺血处理(短暂双下肢缺血-再灌注)  驱血带于大鼠双下肢近端加压阻断血流,每次缺血10min后松开驱血带恢复血流实现再灌注10min,重复3个双下肢缺血,再灌注循环。

2.远程缺血预处理  远程缺血预处理在MCAO术前1d进行,24h后行MCAO再灌注手术。

3.远程缺血后处理  MCAO术后,再灌注开始即刻行远程缺血后处理。

(三)MCAO模型的建立

方法同本章第二节。

四、实验结果

远程缺血预处理和远程缺血后处理可改善MCAO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减轻脑梗死体积及脑水肿,降低动物MCAO术后死亡率,减轻脑组织结构的损伤程度,发挥脑保护作用。

五、结果分析

(一)神经功能性评价

一般认为,由于Zea Longa及Berderson评分主要评价运动功能受损的情况,且体系分值较低,区分度欠佳,较难整体反映各种保护措施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情况,因此较宜采用运动、感觉、姿势平衡反射等多项内容的检测评分(Garcia JH)体系,以评价远程缺血预处理和远程缺血后处理是否能改善MCAO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图16-4)。

(二)TTC染色

远程缺血预处理和远程缺血后处理能减少MCAO再灌注后的脑梗死体积比。

(三)组织学观察

远程缺血预处理和远程缺血后处理能减轻MCAO后各再灌注时间段脑组织形态学损害,包括减轻缺血区脑水肿、减少神经元变性死亡数目、减少炎细胞浸润、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生等。

六、经验与体会

与原位缺血预处理比较,远程缺血预处理和远程缺血后处理可以选择不重要的器官(如肌肉等)进行短暂缺血处理,且可以在无创情况下完成,因此手术操作方便易行,临床应用推广价值更高。目前缺血预处理处理和远程缺血后处理的研究多在实验室阶段,距离临床应用尚有很远。远程缺血处理实施较简单,但也需注意保证双下肢血流阻断效果,即需观察到下肢淤血发绀、皮温下降、无动脉搏动等现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