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二版)

2020年02月19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 广东省中医药局 作者: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的范畴。本病病因为感受疫毒,加之岭南地区冬季应寒反温,春季春风过暖的异常气候,形成湿热疫疠之气,从口鼻而入,疫气相传,致使疫病流行。外感疫疠之气,客于膜原,侵袭肺卫,继而化热壅肺犯胃,阻滞气机,易导致肺气郁闭,甚则肺闭喘脱。年老正虚体弱或素体肺胃伏热者,易疫毒内陷,传变迅速,发为变证、坏证,出现危候。本病以肺为病变重心,涉及脾胃肾,病机特点为“热、湿、瘀、毒、虚”。

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二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的范畴。本病病因为感受疫毒,加之岭南地区冬季应寒反温,春季春风过暖的异常气候,形成湿热疫疠之气,从口鼻而入,疫气相传,致使疫病流行。外感疫疠之气,客于膜原,侵袭肺卫,继而化热壅肺犯胃,阻滞气机,易导致肺气郁闭,甚则肺闭喘脱。年老正虚体弱或素体肺胃伏热者,易疫毒内陷,传变迅速,发为变证、坏证,出现危候。本病以肺为病变重心,涉及脾胃肾,病机特点为“热、湿、瘀、毒、虚”。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5版 修正版)》及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的要求,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我省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病情发展规律,组织专家组制定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二版),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实际参考运用。

  一、疑似病例

  以发热伴倦怠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辨证施予中药汤剂,推荐院内制剂和中成药:透解祛瘟颗粒(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院内制剂,曾用名“肺炎1号方”)、柴石退热颗粒、抗病毒口服液(颗粒)、克感利咽口服液、蓝芩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小柴胡颗粒、维C银翘片、清开灵胶囊。儿童推荐使用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

  以乏力伴恶心、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辨证施予中药汤剂,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丸(胶囊、水、口服液)。儿童推荐使用清热化湿口服液。

  二、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

  1. 早期:湿热郁肺

  低热或不发热,微恶寒,乏力,头身困重,肌肉酸痛,干咳痰少,咽痛,口干不欲多饮,或伴有胸闷脘痞,无汗或汗出不畅,或见呕恶纳呆,便溏或大便粘滞不爽。舌淡红,苔白厚腻或薄黄,脉滑数或濡。

  治则:清热燥湿,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1)湿重于热  主方:达原饮加减

  槟榔10g      草果10g     厚朴10g     知母10g

  黄芩10g      柴胡10g     赤芍10g     连翘15g        

  青蒿10g(后下)    苍术10g     大青叶10g   生甘草5g  

  (2)热重于湿  主方:银翘散合三仁汤加减

  金银花15g   连翘15g    桔梗10g   牛蒡子10g    

  芦根20g     薄荷10g(后下) 杏仁10g   白蔻仁6g(后下)

  薏苡仁20g    通草10g     赤芍10g    法半夏10g  

  滑石20g(先煎)   槟榔10g     草果5g     黄芩10g

  生甘草5g

  加减:发热甚者,加生石膏30g(先煎)、柴胡10g、栀子10g;咽喉肿痛者,加岗梅根25g、重楼10g、射干10g;咳嗽明显者,加枇杷叶15g、前胡10g;头目疼痛者,加羌活10g、葛根20g;恶心呕吐者,加竹茹10g、生姜5g;气虚甚者,加黄芪30g、太子参30g。

  推荐院内制剂和中成药:透解祛瘟颗粒(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院内制剂,曾用名“肺炎1号方”)、连花清瘟胶囊、痰热清胶囊、金花清感颗粒、柴石退热颗粒、抗病毒口服液(颗粒)、克感利咽口服液、蓝芩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儿童推荐使用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清热化湿口服液。

  2. 中期:疫毒闭肺

  高热或低热,咳剧痰少,胸闷气促,动则喘甚,神疲乏力,腹胀便秘或大便粘滞不畅。舌暗红,苔厚浊或腻,脉浮滑数。

  治则:宣肺开闭,泄热平喘

  主方:麻杏石甘汤、千金苇茎汤合小陷胸汤加减

  炙麻黄5g  杏仁10g   生石膏20g(先煎)生甘草10g

  苇茎20g   冬瓜仁15g 薏苡仁20g    桃仁10g    

  瓜蒌皮10g  黄芩10g  法半夏10g    生大黄5-10g

  赤芍10g    枳壳10g    槟榔10g     葶苈子15g

  紫苏子10g  桔梗10g    知母10g     

  加减:喘促甚者,加桑白皮20-30g、郁金10g、旋覆花10g(包煎)、香附10g、土鳖虫10g;大便秘结、腹胀甚者,酌合大承气汤、大柴胡汤;伴少阳证者,酌合小柴胡汤;湿邪重者,加苍术10g、草果10g、厚朴10g;热毒偏盛者,加大青叶10g、重楼10g,或合五味消毒饮;热毒炽盛者,加人工牛黄2g、水牛角20-30g、丹皮10g;邪热伤津者,加西洋参10g(另炖)、麦冬10g、生地15g;气虚明显者,加五指毛桃50g、黄芪15g,生晒参2-5g(另炖);肺络瘀阻者,加土鳖虫10g、地龙10g。

  推荐中成药:防风通圣丸、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

  3. 极期:肺闭喘脱

  咳喘不宁,鼻翼煽动,喉中痰鸣,语声断续,甚则憋气窘迫,烦躁神昏,或汗出肢冷,口唇发绀。舌紫暗,苔腻或燥,脉疾无根。

  治则:益气固脱,通瘀开闭

  主方:参附汤加减

  生晒参10g(另炖)    熟附子10g(先煎)    山萸肉20g

  加减:肺闭喘甚者,酌加大黄3-10g、葶苈子15g、红景天15g、枳壳10g、郁金10g、石菖蒲15g、苏子10g、麻黄5g;气虚甚者,加黄芪15g、高丽参5-10g(另炖);高热惊厥、神昏谵语者,可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痰迷心窍者,可冲服苏合香丸。

  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4. 恢复期

  1)气阴两伤

  热退身乏或时有低热,少许干咳,痰少或无痰,胸闷身重,气短,汗多,口渴。舌偏淡或嫩,苔薄腻或黄白,脉细或数,重按无力。

  治则: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主方: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

  西洋参10g(另炖)  石斛15g    麦冬10g     黄连3g

  竹叶10g       知母10g    生白术15g   陈皮10g    

  神曲20g       沙参15g    天花粉10g   生地15g

  赤芍10g       当归10g    甘草5g        

  加减:咳嗽明显者,加款冬花10g、白前15g;湿浊明显者,加砂仁5g(打碎后下)、炒薏米30g、茯苓10g;若阴虚低热盗汗者,加青蒿10g(后下)、地骨皮10g、五味子5g、十大功劳叶15g。

  推荐中成药:生脉饮。

  2)肺脾两虚

  困倦乏力,气短,口干,自汗出,纳差呕恶,腹胀痞满,大便无力或便溏。舌淡胖,苔白或腻,脉沉迟无力。

  治则:健脾补肺,益气化湿

  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生晒参10g(另炖)炒白术15g  茯苓15g    白扁豆30g

  莲子15g      山药15g    薏苡仁30g  砂仁5g(打碎后下)

  桔梗10g      炒麦芽30g  神曲10g    炙甘草5g

  加减:纳差明显者,加炒谷芽30g、焦山楂10g;湿浊缠绵者,加苍术15g、石菖蒲10g、白蔻仁10g(后下);汗出多者,加黄芪30g、麻黄根5g、白芍10g;口干渴甚者,加天花粉15g、天冬10g。

  推荐中成药: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补中益气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