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给疫情中的糖尿病患者提出多条建议&加强自我管理,现急症早就医

2020年03月04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侍佳妮
摘要:据统计,我国成年人中有11.6%患有糖尿病。疫情期间,糖尿病患者应当如何控制病情?糖尿病对新冠肺炎患者会有哪些影响?记者昨天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宁光。

据统计,我国成年人中有11.6%患有糖尿病。疫情期间,糖尿病患者应当如何控制病情?糖尿病对新冠肺炎患者会有哪些影响?记者昨天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宁光。

关注糖尿病患者

疫情期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状态相较平时有所改变,给控制病情增加了难度。为此,宁光提出6条自我管理方面的建议——

一是放平心态、放松情绪。糖尿病患者不可紧张恐慌,否则会使血糖显著增高。

二是坚持治疗,不能中断药物,同时注意饮食。大家“宅”在家中,饮食可能比较随意,要避免因饮食不当引发血糖增高。

三是维持一定的运动量。公众要进行适当的室内运动,如在跑步机上锻炼、在室内走动、做一些家务。

四是避免进行长时间坐位活动。如看电视、玩电脑、打扑克牌。

五是适当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入房间,人就不会缺氧。如果缺氧,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不愿意运动等情况。

六是做好药物储备。市政府已推出便民措施,慢性病可开药2至3个月。如果患者没有药了,应戴好口罩到医院取药。如果患者对去医院有一点顾虑,可以登录上海市级医院网上咨询平台和互联网医院,与医生线上交流。

出现急症应毫不犹豫就诊

宁光表示,如果患者出现了糖尿病急性状况,如血糖急剧增高或出现低血糖、高血糖并发症,应该毫不犹豫地去医院。

对于有就诊需求的患者,他提醒说:“一方面,患者应该相信医院里的防护措施很好,当然也要注意自身防护;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人群集聚在医院里,去医院时要尽量减少陪同人员,如果实在需要,一个陪同人员就够了。请相信医院里会有医务人员照顾病患。没有很多人集聚,医院会更加安全。”

如果糖尿病患者感染了新冠肺炎,无异于雪上加霜。血糖增高会使各种炎症明显增加,同时人体对炎症的反应明显减弱。如此一增一减,会令炎症明显扩散,对新冠肺炎病情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新冠肺炎临床治疗中,医生对患有糖尿病的轻症患者要控制血糖;中重症患者可能无法口服降糖药,或者服用以后效果不佳,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需接受大量补液,此时可以使用静脉泵来注射胰岛素,建议将血糖维持在7至10之间。

自限性疾病也需对症治疗

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近期被许多网民理解为“不需要治疗自己就能好”,这种说法正确吗?

“病毒感染一般情况下是自限性疾病,大概约14天后就会好转,而且新冠肺炎缺乏特效药,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宁光说,“但是,还要看到新冠肺炎所导致的一些症状非常严重,包括发热、呼吸困难、肺部炎症等。”所以还是需要对症治疗,如用退热药解除发热症状。中医药在缓解症状,如退热和抗病毒方面有很好的作用。这些症状的解除可能会避免炎症风暴的发生。炎症风暴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由感染、药物或疾病引起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导致多个器官功能衰竭,威胁生命安全。某些新冠肺炎患者病情突然加重,可能就是体内启动了炎症风暴。

宁光还指出,大剂量服用对症药物,有时会掩盖新冠肺炎症状。因为新冠肺炎和其它肺炎有区别,病毒不仅感染上呼吸道,还会感染下呼吸道,甚至是肺的末梢。如果掩盖其症状,有时会延误治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