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氏鲻虾虎鱼出血病病原鉴定及传播途径分析
2020年04月13日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20年第2期
作者:余露军 李建军 蔡磊 黄韧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分离鉴定诸氏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chulae)出血病病原,并探讨其传播途径,为虾虎鱼微生物质量控制提供技术依据。
目的 分离鉴定诸氏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chulae)出血病病原,并探讨其传播途径,为虾虎鱼微生物质量控制提供技术依据。
方法 从患出血病虾虎鱼肝脏取样分离病原菌,经菌落形态、生化特性和分子特征鉴定细菌,回归感染确定其致病性,并采用双重 PCR方法对虾虎鱼、轮虫、卤虫、水进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检测。
结果 分离到1株优势菌PYMc15-1,该菌株API生化反应结果与嗜水气单胞菌一致,gryB 序列 与GenBank上的嗜水气单胞菌相应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根据已知序列构建 gryB 分子系统进化树,分离株 PYMc15-1与嗜水气单胞菌聚类,分离株PYMc15-1溶血素基因(hlyA)和气溶素基因(aerA)检测结果阳性,对虾虎鱼半致死剂量(medianlethaldose,LD50)为每尾1.2×104cfu, 野生虾虎鱼、卤虫和野生轮虫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测出现阳性结果,虾虎鱼封闭群、室内培育的轮虫以及海水样品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测均为阴性。
结论 嗜水气单胞菌可自然感染虾虎鱼,野生虾虎鱼和生物饵料是其潜在传播媒介,引进虾虎鱼和生物饵料时应检测该病原。
上一篇:实验鱼质量控制标准研制的思考与建议[ 04-10 ]
下一篇:斑马鱼行为学实验之旷场实验和新型水槽测试[ 04-15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