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新冠康复者体内产生多种特异性抗体

2020年05月19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
摘要: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大多数新出院的康复新冠肺炎患者都会产生病毒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但不同患者的免疫反应并不完全相同。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细胞出版社旗下《免疫》杂志。

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大多数新出院的康复新冠肺炎患者都会产生病毒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但不同患者的免疫反应并不完全相同。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细胞出版社旗下《免疫》杂志。


新研究中共有14名出院患者接受检查,这些患者都表现出了广泛的免疫反应;其中6名患者在此前两周已出院,本次是再次接受评估,其检测结果表明,人体内的抗体至少能在两周内维持较高水平。此外,该研究还揭示出一些重要信息,包括病毒的哪些部分能够最有效地触发人体的免疫反应,有望成为未来疫苗研发的靶标。


不过,不同患者的免疫反应相差悬殊的内在机理目前尚不清楚,研究者猜测这种差异可能与患者最初接触的病毒量、患者身体状态或患者体内的微生物群有关。此外仍有一些问题悬而未决,其中包括:这些免疫反应能否在康复者再次暴露于新冠病毒时有效保护他们?感染后有哪些类型的T细胞被激活了?与此同时,研究中检测人体内新冠病毒抗体的实验室方法在准确性与可靠性方面仍需进一步验证,这一点也值得关注。


本研究通讯作者之一、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称:“本次发现表明B细胞和T细胞都参与了人体免疫系统抵抗新冠病毒感染的过程,这项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分析人体的保护性免疫、了解新冠肺炎尤其是重症病例的发病机理,也为未来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提供了不少启发。”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秦成峰、本研究通讯作者之一则指出,目前研究界对新冠病毒在人体内引起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了解仍显不足,而本研究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有望加快有效疫苗的研发。


研究人员收集了14名病毒检测已转阴的近期康复新冠患者的血样,将其免疫反应与6名健康的志愿者进行比较。在这14名康复患者中,8例为新出院患者,其余6例为两周前已出院的随访患者。采集康复者与健康者的血样后,研究人员检测了其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的水平。这两种抗体中,IgM抗体是人体感染后第一个出现的抗体,而IgG抗体则在人体血液循环中最为常见。


检测结果表明,新出院患者和随访患者的IgM和IgG抗体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这两种抗体针对的是新冠病毒的核衣壳蛋白和刺突糖蛋白(S蛋白)受体结合区(S-RBD),其中核衣壳蛋白包裹着新冠病毒的基因组RNA,而S-RBD则能够与宿主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本次研究发现,新冠肺炎患者针对新冠病毒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应答水平都有所上升,而且他们体内的抗体在康复出院后仍能继续存在至少两周。


研究人员还发现,5名新出院患者体内针对新冠病毒S蛋白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浓度很高,这些中和抗体能与一种表达出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蛋白的假病毒结合,这意味着它们也可以与有感染能力的病毒结合,阻止其接触宿主细胞。在6名随访患者中,除1人以外,其余人体内都检测到了能与假病毒发生反应的中和性抗体。


此外,与健康对照组相比,5位新出院康复患者体内均存在更多能够分泌干扰素γ(IFNγ,一种在免疫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信号分子)的免疫T细胞,专门针对新冠病毒/新冠病毒的核衣壳蛋白;而与此相应,这些康复患者体内的中和抗体浓度也很高。在3位新出院康复者体内还检测出另一种特异性的分泌干扰素γ的T细胞/干扰素γ分泌T细胞,它针对的是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而主要蛋白酶在病毒复制过程中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新出院康复者中有7人体内都能够检测到针对新冠病毒/新冠病毒-RBD结构的干扰素γ分泌T细胞,而在随访者中只有1位体内针对新冠病毒核衣壳蛋白、主要蛋白酶和S-RBD的干扰素γ分泌T细胞还维持在较高浓度。


本研究中发现,人体内中和抗体的水平与针对S-RBD的/S-RBD特异性IgG抗体呈正相关,而与针对核衣壳蛋白的/核衣壳蛋白特异性IgG抗体无关,这项发现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此外,研究者还发现S-RBD能够同时诱导人体免疫系统的抗体应答和T细胞应答。


研究共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陈方教授解释称:“这项发现意味着,S-RBD有望作为未来新冠肺炎疫苗研制的靶标,不过本次研究的发现首先还有待在更大的患者样本中证实。”


http://doi.org/10.1016/j.immuni.2020.04.02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