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专栏
从非典到新冠,全国人大代表程京用“芯”精准抗疫!
自去年12月底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起,一直关注疫情走向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奥生物)总裁程京渐渐有了不祥预感:估计又和非典那时一样……
2003年,博奥生物第一台生物芯片扫描仪问世,当年,非典袭扰京城,从事生物芯片研究的程京心急如焚,主动请缨启动了SARS病毒检测基因芯片研发项目。苦战一周,程京团队终于研制出我国首枚专门用于SARS病毒检测的基因芯片。
非典一战成名,程京和他的生物芯片事业驶上发展快车道。
17年后,病毒又来了。
1月31日上午,程京接到一个电话,是钟南山院士打来的,谈的是新冠肺炎病毒检测。
钟南山在电话中描述当时武汉疫情时语气沉重:有些医院没有进行核酸检测,仅通过临床诊断,就将病人直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程京理解钟南山的不安: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和流感两者症状相似,CT影像结果也大同小异,且冬春时节流感造成的肺炎本来就多,如果不能有效区分,很有可能误将普通流感患者混在新冠肺炎患者中,容易造成恐慌。
1月底,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通道受理和批准了第一批诊断试剂,因为短时间内要马上投入应急使用,只做新冠肺炎病毒一个指标检测。但随着时间推移,临床中大量信息显示,拿只有一个病毒指标的产品来检测,解决不了新冠肺炎之外的病毒感染问题。
快速鉴别出病毒,尽早确诊患者,尽早隔离治疗,是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传播的关键,也是精准治疗的前提。
时隔17年,程京挂帅再出征,和之前相比,这次出击更加主动。
接到电话前,他已组建团队,就“如何更加快速便捷地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开展攻关,并和北京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详细讨论过团队技术、生产能力等情况。
与病毒赛跑,分秒必争。原本需要2—3年完成的研发和注册流程,被压缩到一个月左右。高校科研人员擅长基础、前瞻研究,企业有工程转化优势。项目启动之初,程京带领清华大学相关专业师生与博奥生物团队,迅速定下了技术方案,一起吃住在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争分夺秒,全力研发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芯片和仪器。
“他办公室的灯光总亮到后半夜。”负责值班的安保人员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身边的工作人员拍过一张“私密”照片,一碗泡面一包榨菜就是程京“丰盛”的晚餐。
他的行李每天都带在身边,以备随时奔赴远方战场。
与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商量后,程京从接近开发成熟的一款呼吸道病毒检测芯片上,撤下原定19种呼吸道病毒中的一种较罕见病毒,替换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势态严峻,为快速达到审批要求的临床试验样本量,尽快通过国家药监局的审批应用于临床,院士们几经商讨,最终,将检测的病毒减到了6种。
疫情再紧急,审批的程序不能减少、精度不能降低。
临床试验通常只需3家医院协助,程京却找了4家,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每天采样都接近凌晨3时。程京的同事们开着车,一家一家医院采集样本,全部采完已经是早上7时。采集到的所有样本还要送回医院灭活,之后实验人员才能对样本进行检测。
“再战疫情,我们从容了许多。”程京说,当年博奥生物的大楼还未建成,团队大部分研发和生产都是在“小作坊”里完成。如今,团队的研发速度、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的规模和能力等都已今非昔比。
2月22日深夜,六项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恒温扩增芯片法)获国家药监局新型冠状病毒应急医疗器械审批批准,并被迅速用于疫情防控前线。这款最新研发的核酸检测芯片试剂盒,能在1.5小时内检测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6种呼吸道病毒,属全球首个。
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来到清华大学医学院详细了解新型检测试剂、检测设备的研发、应用等情况。
程京详细汇报了专为此次疫情设计开发并获批的六项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芯片试剂盒以及一系列应对疫情的新型技术研发情况,同时提出应尽快建立“国家重大疫情智慧监控天网”,以应对未来可能暴发的新发、突发传染病重大疫情。
汇报时间原定为10分钟,程京讲了20多分钟。这是他第4次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程京能清晰感觉到,口罩后面总书记欣慰的微笑。
在这次疫情中,程京和团队为我国的疫情防控和患者精准诊治,提供了最有效的技术支撑和科技保障。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