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信息发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超实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细则

2020年05月29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实验与分析 作者: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本文以下介绍超实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细则。

1.电

>连线:仪器连线必须使用带有接地的三根线的护套线,不可使用普通的塑料绞线。严禁私拉乱扯。


>接地:仪器应有良好的接地,提高仪器的稳定性及安全系数。


>维修:维修仪器时必须切断电源,方可拆机修理。


>墙电:需要对墙电进行维修、改造时,必须由持有市供电局和劳动局核发的电工证的人员进行操作。


>检查:如遇线路老化或损坏应及时地更换。


>触电:断电或绝缘脱离。

2.水


>上水:水龙头或水管漏水时,应及时地修理。


>下水:下水道排水不畅时,应及时地疏通。


>冷却水:输水管必须使用橡胶管,不得使用乳胶管;


>上水管与水龙头的连接处及上水管、下水管与仪器或冷凝管的连接处必须用管箍夹紧;


>下水管必须插入水池的下水管中。


>纯净水: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取水时应注意及时地关闭取水开关,防止溢流。

3.气体

>搬运:搬运或转动钢瓶时,不得用手执着开关阀移动。


>使用:按气瓶的类别选用减压器,安装时螺扣应拧紧,并检漏。


>开启钢瓶:逆时针方向为开;先开总阀,后开减压阀。


>关闭钢瓶:顺时针方向为关;先关总阀,后关减压阀。


>气嘴保护:用死扳手夹紧气嘴后再开总阀。


>安全:气瓶内的气体不可用尽。


>惰性气体:应剩余0.05MPa以上压力的气体。


>可燃气体:应剩余0.2Mpa以上压力的气体。


>氢 气:应剩余2.0MPa以上压力的气体。


>存放:分类分处保管,直立放置时要稳妥;气瓶要远离热源;避免曝晒和强烈振动;一般实验室内存放气瓶量不得超过两瓶。


>氢气瓶和氧气瓶不能同存一处。


(1)氧气性质及使用安全


>性质:强烈助燃烧。高温下,纯氧十分活泼;温度不变而压力增加时,可以和油类发生急剧的化学反应,并引起发热自燃,进而产生强烈爆炸。


>使用:不可将氧气瓶与油类物质混放,并绝对避免让其它  可燃性气体混入氧气瓶。


>存放:氧气瓶禁止放于阳光曝晒的地方。


(2)氢气性质及使用安全


>性质:氢气密度小,易泄漏,扩散速度很快,易和其它气体混合。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的爆炸极限:氢气含量爆炸下限4.1%,爆炸上限74.1%(体积比),此时极易引起自燃自爆,燃烧速度约为2.7m/s。


>使用:提倡使用氢气发生器。在使用氢气 的地方,严禁烟火;严防泄漏;用后及时地关闭总阀。


>存放:氢气应单独存放,最好放置在室外专用的小屋内,确保安全。


4.火


>加热,进行蒸馏实验和消化样品时应使用加热套和封闭式电炉,不应使用明火加热。


>安全使用酒精灯。


>明火,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在使用易燃气体和易燃试剂的实验室内不得使用明火。



火情处理


>报警:119(说明火源、火情、单位名称、地理位置,或明显标志)。


>措施:早发现、早处理、早报告。


>灭火:学会使用灭火器(一拔、二握、三瞄、四扫),易燃固体、易燃气体、易燃液体和带电物体着火时,可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导线或电器着火时,应先断电,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切不可用泡沫灭火器,此灭火器导电;衣服着火时,应尽快地脱掉衣服,并用水灭火。或就地滚动,切忌外跑。


>防火:火灾不能预期、不能杜绝、只能预防。


>备逃生四件宝(灭火器、绳、手电筒、防毒面具)。


5.化学药品使用


>任何的容器都必须贴上标签,注明其内容物及有效时间。


>使用低沸点有机溶剂时,一定要远离火源和热源。试剂瓶应封严,并放在阴凉处保存。


>浓酸、浓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溅到皮肤上或眼内, 应立即用流水冲洗至少15min,然后用5%NaHCO3或5%H3BO3冲洗。浓硫酸粘到皮肤时不能直接用水洗,因为会有大量的热量产生,会烧伤皮肤,应该先用硼酸,再用NaHCO3溶液处理,严重的应处理后尽快就医。


>在使用任何化学药品前,一定要熟知该化学药品之危险性。


>使用有毒有机溶剂或者腐蚀性试剂时应在通风橱内操作,并使用防溅面罩,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6.药品溢泼处理


(1)溶剂


>避免点火及可引起火花之任何动作。


>去最近的地方,拿喷洒吸收溶剂之干粉,将喷洒吸收剂由外而内洒在溅有溶剂处。


>用铲子将吸收剂清理掉。


(2)酸和碱


>去最近的地方,取中和酸(碱)剂,由外向内喷洒,用试纸测试是否还在该处。将中和剂清理掉。


>用肥皂及水清理溅洒处。


7.试剂


>有机试剂:使用三氯甲烷、四氯甲碳、乙醚、苯、丙酮、己烷等低沸点有机溶剂时,一定要远离火源和热源。装有上述试剂的试剂瓶应封严,并放在阴凉处保存。使用有毒有机溶剂时应在通风橱内操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无机试剂:浓酸、浓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浓硝酸、浓盐酸、浓硫酸、高氯酸及氨水时,应在通风橱中操作。如上述试剂溅到皮肤上或眼内,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用5%NaHCO3或5%H3BO3冲洗。


>标识:自配试剂应贴标签,并注明化合物名称、浓度、配制日期,以及配制人姓名。


8.试废液处置


>废弃的溶液应按有机及无机进行分类,严禁将不同类别的液体混放在同一个瓶中。


>装有废液的容器必须具有明显的标识,标识上应注明该废液的名称、组成、浓度、日期及该溶液废弃人的姓名。


>将装有废液的容器放在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严禁将有毒、有害、强腐蚀性试剂及液体倒水池中。


>废弃的洗液不得倒入下水道,应装入试剂瓶统一处理。


9.仪器使用


>仪器使用者必须认真地阅读操作规程,经过培训方可上机操作。


>必须严格地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在使用仪器之前应进行预登记。


>完成样品测定后,应在该仪器的“使用维修登记本”上进行机时登记。


>在样品的测定过程中,应保持仪器、实验台面及实验室的整洁。


>遇到仪器发生故障,立即向管理人员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未按“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而造成仪器故障或损坏,应由该操作人员及所在班组长负责。


>按操作规程使用水、电。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及时处理。>离开实验室时应检查仪器、水、电、门、窗是否关好。


>不得擅自挪用与公用仪器相关的辅助设备和零、配件,以及实验室内的一切公用设施。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