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推荐或发布相关实验技术、实验攻略、实验经验分享等。
遗传检测结果的分析判断及处理方法
2020年10月12日
来源:《眼科实验动物学》
作者:魏世辉、王志军 主编
责任编辑:yjcadmin
遗传概貌是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各种品系的遗传特性进行检测后的数据汇总。这些遗传特性一般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因此,遗传概貌也可以说是品系基因标记表型的汇总。当被检测的遗传形状与每个品系的遗传概貌一致时,同时遗传管理资料清晰、可信,可以认为有关品系的繁育生产正在正确地进行,该品系的遗传学质量合格。若与遗传概貌图不一致时可以考虑以下的原因。
1.遗传污染 这是最常见的遗传变异,往往是由于遗传学管理不善所致。出现这种情况后应该淘汰原品系,更换来源清楚、质量合格的动物作为新种,重新进行品系的繁殖。
2.遗传漂变 是指基因频率在小群体里随机改变的现象。这种改变多由于近交系动物部分杂合基因尚未纯合时即进行了分系,造成了亚系和支系的形成。这种情况在经同系异体移植试验排除了遗传污染后,需按照亚系和支系重新命名。
3.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在哺乳类动物中的频率为10-5。基因突变如无特殊保留价值,在剔除突变个体后,整个品系可以继续保存;如有保存价值,可将突变个体单独培育成同源突变近交系。
一般来说,当检测动物时发现了杂合型,这样的动物往往需要淘汰更新,不能作为一个近交系使用。当发现变异位点是纯合型时,则应根据情况处理。表1-3为我国《哺乳动物实验遗传质量控制》国家标准中制定的处理原则,一般可按此原则进行处理。
表1-3 遗传监测结果判断及处理方法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先进的技术被应用在遗传监测中,如限制性片段长度、简单序列多态技术、DNA指纹和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等。这些分子生物学技术有可能取代传统的遗传监测方法,其优点是多态性高、位点丰富、实验技术成熟、直接涉及生物的遗传基础、DNA样品容易保存和运输等。
上一篇:遗传质量监测常用的技术与方法[ 09-29 ]
下一篇:实验动物EST遗传标记的研究[ 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