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糖尿病沙鼠
【自发模型】沙鼠(sand rat)也是一种原发性糖尿病模型动物,将野外生存的沙鼠放在实验室饲养时,会引起肥胖和糖代谢异常。蒙古沙鼠(merinos unguiculatus)是由蒙古野生沙鼠培育的实验动物(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有售)。蒙古沙鼠的体重为70~90g,在育成的过程中也可见到体重达到120~140g的肥胖性个体(约为10%),15~18周龄性成熟,雄性沙鼠的个体稍大,平均血糖值为(158.2±14.7)mg/dl,平均血清游离脂肪酸值为(0.70±0.34)mEq/L,平均血清IRI值为(68.9±10.2)μU/ml。这些数值都比普通大鼠的稍高,特别肥胖沙鼠的上述生理值更高,也可见到尿糖呈阳性反应的个体。蒙古沙鼠无论是肥胖型还是非肥胖型的,对磺酰脲的敏感性都很低,性别之间没有差异,但肥胖型沙鼠对胰岛素的感受性要低。
从出生后3周开始,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可见明显的变化,尤以胰脏的变化最为明显,其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胰岛血管周边发生病理变化,最终导致胰岛细胞的纤维化;另一种是以胰岛数增加、胰岛细胞增生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变化过程。在3周龄的动物中就可见到胰脏的变化,以胰导管周围水肿和血管周围水肿为主要特征,并逐渐纤维化,这种变化在胰岛小动脉血管壁表现得最为突出。12周龄时,胰脏的纤维化过程中常伴有胰岛基底膜肥厚,同时,在周围细胞中可见到胰岛细胞的变性,即玻璃样变性、空泡变性、B细胞颗粒脱落、脂肪浸润等,进而可见到胰脏间质的脂肪浸润和纤维化。外分泌细胞中的酶原颗粒增加。
肥胖沙鼠的病变呈慢性变化过程,可见巨大胰岛的出现和增多。巨大胰岛中的B细胞对醛复红染色性降低而呈脱颗粒状。未见胰岛的纤维化、玻璃样变为中心的病变。肾脏中,可见以肾小球为中心的硬化性变性和小血管损害,从12周龄起就有这些变化,还可见到弥漫性肾小球基底膜肥厚的硬化性病变,以及系膜细胞肥厚的基质硬化和小动脉内皮细胞肥厚、中膜纤维化等变化。自4周龄开始,患病动物会因血管硬化而致心肌变性,其经过是中小动脉内皮细胞肥厚和中膜纤维化,导致血管闭塞,最终引起局部心肌变性。
【结果分析】肥胖沙鼠胰脏的组织学变化和生理数值变动曲线与人的相似。这种巨大胰岛的功能还有许多不清楚之处,在有这种变化的个体中,血清IRI值升高,这是一种B胰腺癌或其前癌的状态。在非肥胖型沙鼠中可见由小血管损害引起的病变,多见于比较年轻的幼鼠期,病程呈慢性经过。特别是胰脏的病变过程,为糖尿病的病因研究提供了新的模型,同时,肾脏病变也与人糖尿病所见到的局部性细小血管损害相似,可以作为人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