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猴常见胃肠道细菌感染
肠炎对NHP造成的严重影响
在非人灵长类(NHP)动物中,大约有15%的临床疾病由肠炎引起,并对动物日常健康管理、动物实验产生重要影响。
据预测,有高达33%的非研究相关死亡与动物患有慢性、反复性肠炎相关,这些动物常常表现为腹泻、体重下降、脱水、生长缓慢。
实验猴腹泻的原因多数与传染性病原有关,但要准确确认感染因子却并不容易。因为不仅与腹泻有关的病原体多种多样,而且还有多种非感染性因素与之相关。
涉及到的传染性因子包括:
(1)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空肠弯曲菌、艰难梭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枝杆菌和胞内劳森氏菌等细菌类病原体;
(2)猴出血热病毒、麻疹病毒、犬瘟热病毒、副粘液病毒、轮状病毒和逆转录病毒D型(SRV)等病毒类病原体;
(3)贾第鞭毛虫、结肠小袋纤毛虫、溶组织内阿米巴、隐孢子虫和结节线虫等寄生虫类病原体。
而如果需要准确诊断,不仅要求检测实验室具备镜检、细菌培养和鉴定及PCR检测等多种检测手段,还需要采集到足够新鲜的样本并及时送到实验室。有时重复采样也是必要的,因而所需费用不菲。除了感染外,应激、食物变化、社会结构改变、营养和其他疾病等诸多非感染性因素也和腹泻有关系。
日常检疫中,对动物粪便进行细菌、寄生虫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对于新引入设施的动物和出现腹泻和反复腹泻症状的动物更需要认真检测以确认致病微生物。
本文将介绍几种可引起动物出现腹泻症状的常见细菌:
1.志贺氏菌
志贺氏菌(Shigella sp.)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是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中最常见的肠道感染因子之一。根据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苏州西山生物的检测数据,志贺氏菌的年检出率可达6%-16%。动物可携带该菌,但不表现临床症状,而在运输、隔离和繁殖季节等应激条件的刺激下会出现发病。
症状表现为严重腹泻,粪便中可能含有血液、粘液或脱落的粘膜组织,动物可出现中度到重度脱水、电解质紊乱、体重下降。志贺氏菌的感染对有些动物是自限性的,但免疫力相对低下的幼猴或老年猴出现症状应及时治疗,否则会出现严重症状甚至死亡。
检测确认需要取新鲜的粪便,用麦康凯培养基、SS培养基等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鉴定,也可用更敏感和快速的PCR方法进行确认。并对分离到的细菌做药敏试验,因为可能存在耐药菌株。
治疗方案应包括抗生素治疗、补水、纠正电解质失衡、补充营养等。抗生素在使用5-7天后应再次采样送检,以确认细菌被清除,也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的几率。除了对动物个体进行治疗外,还应该对病猴所在房间进行消毒。
除了对动物健康造成危害外,志贺氏菌也可感染人,应该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实验动物和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
2.弯曲杆菌属
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sp.)是呈螺旋形、S形或弧形以及杆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现已发现至少28个不同种,其中空肠弯曲菌和大肠弯曲菌是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中最经常报告发生的细菌。该菌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原体,在大多数温血动物中都广泛存在,家禽、猪、牛、羊、犬、人群、宠物猫、犬中都可携带或感染该菌。弯曲杆菌感染的潜伏期为1至7天,动物平均可以持续3周的时间排菌。
大多数动物表现为食欲不振、嗜睡和轻度腹泻。在免疫功能健全个体中,该病通常是自限性的,表现为带菌但不表现临床症状; 然而,在免疫功能受损、虚弱、幼年或老年的动物中,则可能会导致动物败血症、肠炎、胃肠道出血和死亡等事件的发生。
弯曲杆菌可以通过培养方法检测,培养需要在微需氧环境中,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此外还可通过具有更高敏感性的PCR方法检测。
3.致病性大肠杆菌
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是重要的人类病原体,在发展中国家的婴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中有较高发病率和一定死亡率。新英格兰灵长类研究中心的回顾性研究表明,EPEC感染在新生或幼年恒河猴中比在成年猴中更常见。
与其他致泻性大肠杆菌不同的是,EPEC通过紧密附着在肠黏膜表面诱发疾病。这种病原体的结合引发了一系列的粘膜细胞结构蛋白的变化,进而导致微绒毛结构的丧失和肠绒毛消失。EPEC病原体已从包括食蟹猴和恒河猴在内的多种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分离到,是临床上常见的导致动物腹泻的病原体。
感染的临床症状包括出血性腹泻、中性粒细胞增多、代谢性酸中毒和低钾血症等。
4.艰难梭菌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是革兰氏阳性的粗大杆菌,有鞭毛,有芽孢,芽孢在体外环境可存活数月,对热、干燥、消毒剂有很强的耐受性,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因需要在严格厌氧的环境中才能生长,培养十分困难,故而得名艰难梭菌。
该菌在人肠道中是正常菌群,而作用于肠道的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会导致该菌过度生长进而导致腹泻。全球范围内,艰难梭菌相关的腹泻发生率不断升高,产生的毒素能力增加,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都在升高。猴群中,受影响的动物也都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历史,会存在慢性腹泻,解剖可见结肠黏膜可水肿和/或充血,并可出现浅表溃疡,病变部位覆盖乳白色假膜。
该病的预防重点是减少广谱抗生素的滥用,护理要点包括解除诱因(例如,停止使用抗生素)、补充营养和根据需要补充体液等,另外在人的临床上,粪菌移植法已经证实可以有效重建正常菌群,治疗艰难梭菌所致的反复性肠炎。
除了这四种细菌外,还有许多其他致病菌、条件致病菌也都和实验猴的腹泻密切相关,不同病原感染所采取的治疗策略有所差异,因而动物发生腹泻后,应及时采样检测,排查发病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控制、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Alan G. Brady , Angela A.L. Carville , Nonhuman Primate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2. 苏州西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历年检测数据
3. 金铖钺, 胡莹, 金博.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在部分消化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安全性问题[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0, v.28;No.648(04):28-36.
- 没有相关内容!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