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动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实验动物

求助!动物房惊现吸血小虫!

2021年01月26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实验动物那些事儿 作者: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多个实验动物从业同行向笔者发来求助信息,说自己的动物房出现一种不知名的吸血小虫,本文就和大家分享这种螨虫的相关信息。

近期,多个实验动物从业同行向笔者发来求助信息,说自己的动物房出现一种不知名的吸血小虫,不仅引发对动物质量的担忧,甚至有些动物房工作的同事还反应自己出现瘙痒、皮疹。经鉴定后确认,多是一种革螨----柏氏禽刺螨(Ornithonyssus bacoti)感染引起。

今天,本文就和大家分享这种螨虫的相关信息。

微信图片_20210126141615.jpg

基本形态和生活史

革螨属于蛛形纲,蟎目,革螨科。在实验动物中最常见的革螨是柏氏禽刺螨(Ornithonyssus bacoti),又称热带鼠螨(Tropical rat mite),其宿主范围也最广,可寄生于各种家养和野生哺乳动物和鸟类,其中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和黑家鼠(Rattus rattus)是其首选宿主。

柏氏禽刺螨成虫有8条腿,无翅,背部有一个背板,雄性腹部通常有一个骨板,雌性腹部有三个骨板,体表有刚毛。

未吸血时大小约0.3-0.7mm,雌虫吸血后可超过1.0mm。未吸血时呈白色或淡黄色,吸血后呈棕褐色。

此外,在实验动物中,毒厉螨(Laelaps echidnina)也有报道。 

革螨生活史分为卵、六足若虫、两个八足若虫期和成虫五期,在相对湿度65-75%,25℃条件下,可在6-8天内完成整个生命周期。雌虫寿命可达70天,并可在一次吸血后的2-3天内产下90-120枚卵于环境中。

预防

柏氏禽刺螨是巢栖型螨虫,即通常栖息于宿主生活的周边环境,包括:垫料、笼具、通风管道、初效和高效过滤器等物体表面。

就意味着这种螨虫的生活半径较大,如果对现有的啮齿类宿主进行扑杀处理而未清理环境,可能会导致螨虫长途跋涉(可达数百米)寻找新的宿主,造成较近或较远的动物设施再次发生革螨爆发。 

实验动物群体中革螨的另一重大可能的来源是野生啮齿类动物,建筑的拆除、翻新、实验动物移除原有房间都是可能发生革螨感染的高风险时期,会导致新的房间或移入动物发生革螨感染。因此在进行这些操作的时候应该协调处理,优先消灭环境中的螨虫。 

尽管IVC等笼具屏障系统可以有效防止或减缓多种病原体的传播,但是在预防革螨的效果上似乎并不明显,这些体型微小的螨虫可破坏笼具屏障系统,并在它们的宿主周围的环境中来去自如。

对于新购入/引进的动物,除了用胶带粘取动物体表毛发和皮屑样本检测有无寄生虫外,还应仔细观察和粘取笼具表面、运输笼过滤器表面镜检确认有无寄生虫。

对动物和研究的影响

感染不严重时,动物无明显异常,但是如果感染严重,动物可出现红疹、瘙痒、脱毛、体重下降、贫血和产仔数量减少等。

与未感染螨虫的小鼠相比,感染螨虫的小鼠的免疫学指标表现出更高的炎症因子水平,组织病理学检查也表现出明显的炎症反应,这些都会对实验数据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清除体表寄生虫感染是十分必要的。

微信图片_20210126141741.png

公共卫生影响

柏氏禽刺螨和毒厉螨不仅可以叮咬小鼠,也经常会叮咬人类,并造成被咬人员出现瘙痒、皮疹等症状。出现这种症状一般无需额外治疗,远离感染源后数天症状即可消失。

但是,更具风险的地方在于,已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这些螨虫会携带并可能传播立克次氏体、巴尔通体、鼠疫耶尔森菌和汉坦病毒在内的多种病原体。

微信图片_20210126141824.png

清除

已有多篇文献报道尝试用不同药物清除这种螨虫,效果较好的药物及治疗方法包括:

1.    将棉球蘸取7.4%的菊酯(Permethrin)后置于鼠笼中,连续放8周,同时对房间及邻近房间的墙壁、地板、各种缝隙喷洒1.1%的除虫菊酯(Pyrethrin)可有效彻底杀灭柏氏禽刺螨;

2.    用0.1%伊维菌素喷洒动物和笼具表面三次(每周一次),同时将鼠笼、架子的清洗频率由两周一次调整为一周一次,可有效清除柏氏禽刺螨。

3.    敌敌畏等杀虫剂也可有效杀灭革螨,但是由于其对动物和人的潜在毒性,不推荐在实验动物设施中使用。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柏氏禽刺螨是巢栖型寄生虫,如果仅仅处理感染的动物而不对感染动物所在环境和邻近环境进行处理,会使螨虫逃往邻近房间感染别的动物或在处理后不久又出现二次感染。因而对动物的处理和对环境的处理应同步进行。

参考文献:

1. Julie W . New building, old parasite: Mesostigmatid mites--an ever-present threat to barrier facilities.[J]. Ilar Journal(3):303-309.

2. Outbreak and Eradication of Tropical Rat Mite (Acari: Macronyssidae) in a European Animal Facility[J]. Journal of Medical Entomology, 2018.

3. Cole J S , Sabol-Jones M , Karolewski B , et al. Ornithonyssus bacoti infestation and elimination from a mouse colony[J]. Contemporary topics in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2005, 44(5):27-30.

4. Beck W , Regina Fölster-Holst. Tropical rat mites (Ornithonyssus bacoti) - serious ectoparasites.[J]. JDDG: Journal der Deutschen Dermatologischen Gesellschaft, 2010, 7(8):667-670.

5. 赵亚娥. 一起实验室革螨叮咬人事件报道[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3): 304-304

6. Johnston N A , Trammell R A , Ball-Kell S , et al. Assessment of Immune Activation in Mice before and after Eradication of Mite Infestat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Jaalas, 2009.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