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饲养管理

地鼠主要生物学特性

2021年02月24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指南》 作者:贺争鸣 李根平 朱德生 卢胜明 主编 责任编辑:yjcadmin

一、分类与来源

地鼠又称仓鼠(hamster),属哺乳纲、啮齿目、仓鼠科、仓鼠亚科动物。仓鼠亚科动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有5个属、12个种、52个亚种。实验用地鼠由野生地鼠经人工驯化而成,作为实验动物主要有2种:金黄地鼠(golden hamster; Mesocricetus auratus)和中国地鼠(Chinese hamster; Cricetulus griseus)。

金黄地鼠又称叙利亚地鼠,来源于1930年从叙利亚Aleppo地区捕获的3只野生地鼠,世界上育成的金黄地鼠近交系38个,部分近交系8个,突变系17个,封闭群38个,目前使用的金黄地鼠大部分属于封闭群。

中国地鼠又名黑线仓鼠或背纹仓鼠。中国地鼠有封闭群和近交系20个。

二、一般生理和解剖学特性

1.金黄地鼠

金黄地鼠身体粗壮,尾巴短,被毛柔软,常见地鼠脊背为鲜明的淡金红色,腹部与头侧部为白色,由于突变毛色和眼的颜色产生诸多变异,因此有野生色、褐色、白色、黄棕色等,耳朵呈圆形,眼小而亮,眼亦有红色和粉红色。成年体长15~20cm,雌性15~20cm,雄性15~18cm。成年体重85~130g,雌性90~130g,雄性85~120g。

金黄地鼠颊囊位于口腔两侧,由一层薄而透明的肌膜组成。齿式为2(1003/1003)=16;脊椎43~44节,肺分5叶,右4,左1;肝分7叶,左右各3,有1个很小的中间叶;胃分前胃和腺胃两部分,胃小弯很小;肾乳头很长,一直伸到输尿管内;肠的长度为68~72cm,其中小肠的长度为36~39cm,大肠的长度为32~35cm;十二指肠和空肠较长,回肠较短,盲肠较长,结肠长;全身有15个淋巴中心,35~40个淋巴结。睾丸呈桑椹状,雌性乳头6~8对。

金黄地鼠性成熟30日龄左右,性周期4~5天,属全年发情动物,发情持续时间4~12h;妊娠期平均16.0(15~17)天,是妊娠期最短的哺乳类实验动物,雌性生殖寿命为6个月,雄性生殖寿命相对较长。哺乳期19~21天,平均窝产仔数11只(5~18)只,初生重1.3~3.2g,幼仔出生后生长发育很快,出生时全身裸露,4日龄开始长被毛,12日龄可爬出窝外觅食,14日龄睁眼,从出生到体成熟大约60天,寿命2~3年。

2.中国地鼠

中国地鼠呈灰褐色,体型小,成年体长约9.5cm,体重28~40g,眼大黑色,外表肥壮、吻钝、短尾,背部从头顶直至尾基部有一暗色条纹。行动迟缓,喜独居,晚上活动,白天睡眠。

中国地鼠颊囊容易牵引翻脱。无胆囊,总胆管直接开口于十二指肠。大肠相对短,其长度与体长比值比金黄地鼠小1倍。全脑与体重比值2月龄时比金黄地鼠大1倍。脾脏/体重比值远小于小鼠。细支气管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与人类相近。雄性睾丸硕大,长13mm左右,占体重3.5%,雌性有乳头4对。

中国地鼠一般在8周龄性成熟,最适应繁殖的年龄是l2周龄,发情周期是3~7天(平均4.5天),妊娠期平均20.5(19~21)天,每胎产仔4~8只,最多可达10只。哺乳期20~25天;寿命2~2.5年。

三、行为学特性

(1)地鼠是昼伏夜行动物,一般在夜晚8~11时最为活跃,运动时腹部着地,行动不敏捷,易于捕捉。牙齿很坚硬,胆小,警觉敏感,嗜睡。具有储食习性,常有食仔癖。喜居温度稍低、湿度稍高的环境。

(2)有嗜睡习惯,睡眠很深时,全身肌肉松弛,且不易弄醒,有时误认为死亡。室温低时出现冬眠,一般于8~9℃时可出现冬眠,此时体温、心跳、呼吸频率、基础代谢率均降低。16℃以下停止繁殖。

(3)有好斗习性,成年地鼠相互间容易打架和撕咬,难于成群饲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