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膜壳绦虫感染动物模型
缩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 H.d.)属人兽共患寄生虫,主要寄生在鼠类动物体内,偶然也寄生于犬、猴和人,其中间宿主主要为甲虫、跳蚤、蟑螂等20多种节肢动物。而以鼠蚤和面粉甲虫为主要的自然中间宿主。鼠类、人等终末宿主因吞食带有囊尾蚴的中间宿主后而得以感染。H.d.对动物宿主的感染,大多数影响不大,但感染有大量虫体时可伴发卡他性肠炎。实验大鼠和小鼠发生感染后,对这类动物的实验数据的解释就会受到干扰。目前国内对H.d.的研究报道甚少。有研究者曾对其流行病学、成虫和虫卵的形态学作过研究,并通过建立H.d.生活史循环动物模型进一步观察了本虫的生长过程及其幼虫形态。国外对H.d.的研究大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有研究报道,以新收集的H.d似囊尾蚴接种长爪沙鼠,建立了H.d.沙鼠体内感染,可生长发育至含孕节阶段。同时比较了接种似囊尾蚴过程中是否使用氢化考的松饲喂沙鼠对感染水平的影响,认为,给予氢化考的松后立即接种,则H.d.感染水平较高。
(1)复制方法 ①采集中间宿主赤拟谷盗(T.c),在25℃恒温培养箱内饲养、繁殖。②收集H.d.阳性鼠新鲜粪便中的虫卵。③虫卵人工喂养、感染新繁殖的T.c。④感染T.C于感染14d后解剖,收集活的似囊尾蚴,置生理盐水。⑤胃内注入健康大鼠,每只大鼠注入10个H.d.似囊尾蚴。
(2)模型特点 大鼠感染后第18日,粪检虫卵或孕节可呈阳性。
(3)比较医学 有研究报道认为,H.d.感染不能引起宿主的免疫力,但已有微小膜壳绦虫(H.d.)免疫的宿主,可以抵抗H.d.的感染;也有研究者认为,宿主感染H.d.后产生的获得性免疫可抑制H.d.的生长,但对其生长的高度抑制作用在2~5周内迅速衰退。本方法复制的动物模型可用于研究H.d.与人体的相互作用、H.d感染的诊断以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