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D1受体在频闪光诱导性近视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2021年06月10日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21年第1期
作者:胡倩倩 李炳 佘曼 李涛 周晓东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研究多巴胺D1类受体(D1DR)在频闪光诱导性近视(flickering light-induced myopia,FLM)发生中的作用,初步探讨 FLM 的发病机制。
目的 研究多巴胺D1类受体(D1DR)在频闪光诱导性近视(flickering light-induced myopia,FLM)发生中的作用,初步探讨 FLM 的发病机制。
方法 36 只2 周龄豚鼠随机分成4 组(n=9)∶对照组、频闪光(FLM)组、频闪光+溶剂(FLM + Vehicle)组、频闪光+D1DR 拮抗剂(FLM+ SCH 23390)组。分别于造模前后测量各组豚鼠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造模6 周后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视网膜中 DIDR 的表达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测定视网膜中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DOPAC)的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频闪光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呈显著的近视样改变( P< 0.001,P< 0.05),视网膜 DIDR 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 DA 含量显著上升以及 DOPAC/DA 比值显著下降(P< 0.001);而玻璃体腔注射SCH 23390 可显著改善 FLM豚鼠屈光度和眼轴的变化(P< 0.001,P< 0.05),使 FLM豚鼠视网膜 DA 含量下降(P< 0.001)和 DOPAC/DA 比值增加(P< 0.05)。
结论 D1DR 参与了FLM的形成,DIDR 拮抗剂可能通过抑制 D1DR并影响 DA 及其代谢水平而改善 FIM 豚鼠的近视样改变。
阅读原文:多巴胺D1受体在频闪光诱导性近视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pdf
上一篇:2021年5月HIV研究亮点进展[ 06-02 ]
下一篇:超声、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诊断评估兔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 06-11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