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老年性痴呆大鼠模型

2021年06月17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常用医药研究动物模型》 作者:主编 苗明三 朱飞鹏 责任编辑:yjcadmin

1.造模材料  动物:雄性Wistar大鼠,15月龄,体重300g~320g;药物:Aβ25-35,

D-半乳糖。

2.造模方法  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由生理盐水配制的1%D-半乳糖48mg/kg,空白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

6周后,3%戊巴比妥(35mg/kg)腹腔注射麻醉下,脑立体定位仪固定头部,常规消毒皮肤,在颅顶中线切剪开皮肤,暴露前囟,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立体定位海马后(以前囟为零点,AP=-3.5mm,ML=2.0mm,DV=3.0mm),钻开颅骨。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浓度为5μg/μl的Aβ25-35μl,37℃孵育1周,变为聚集状态后,用微量注射器在5min内注入海马,留针5min,去针用牙托粉填补针孔,缝合手术切口并消毒,对照组不作处理。

3.造模原理  在D-半乳糖腹腔注射致衰老的基础上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建立大鼠老年性痴呆模型。

4.造模后的变化  水迷宫实验表明,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各组大鼠的潜伏期均缩短,第1、2两天各组大鼠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第3天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潜伏期明显延长,跨越半台的次数减少。

5.造模后病理及生化变化  电镜下观察:空白对照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密集排列,细胞核清亮,以常染色质为主。胞质内细胞器结构完好,双层核膜结构清晰,神经纤维未见缠绕现象,突触小泡数最多。模型组神经毡区,神经纤维走行紊乱。有明显的缠绕现象,突触小泡数量减少。可见部分神经元细胞核有固缩状态,核膜略微增厚和畸变胞脂褐素增多,线粒体改变不明显。

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OD活性[对照组(196.78±10.98)nU/mg.prot,模型组(147.79±9.41)nU/mg.prot]明显降低,MDA含量[对照组(1.26±0.15)nU/mg.prot,模型组(2.74±0.73)nU/mg.prot]升高,AchE活力[对照组(0.377±0.070)U/mg.prot,模型组(0.942±0.191)U/mg.prot]升高。

6.注意事项  手术器械严格消毒,防止手术感染,手术创伤应尽可能小,严格无菌操作;颅骨钻孔时应注意深浅,一旦有突破感立即停止,防止引起大量出血。

术后大鼠应分开,等苏醒后3~5h才能合笼饲养,防止先醒的舔咬昏迷大鼠的伤口。饲养室内尽可能保持大鼠的最适温度、湿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