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在疫情防控期间,作为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者,我们可以做什么?
黄韧所长:
当务之急,首先,实验动物的检测科技力量应积极投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检测工作中,新冠病毒的全基因序列都已经公开,可以据此开展核酸分子检测,其技术程序与仪器装备完全具备,在获得有关部门授权许可后可以补充临床应急之需,还可以根据基因序列表达蛋白作为抗原,进行血清学检测。
另一方面,可以从构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入手,提供新冠肺炎的防治药物筛选的安全性评价、致病机理研究。
在这一应急过程中,要倡导并践行共享的风气,体现责任与道义,把解决实践问题、敢于担当做为第一要求,要有政治站位,就是要把论文写在第一线,写在大地上,不玩闭门造车,不捂死数据与技术,新成果马上提供应用,共享共进,节约时间与资源。当然,面对新冠肺炎的高传染性和致病性,大无畏投身工作,认真细致做好防护,也是技高人胆大的风范与水平,也是实验动物科技工作在过去的SARS、禽流感等疫病应急中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行动。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在第一时间把构建的新型冠状病毒pET28a-N表达菌株无偿提供给国内外科研与检测机构超过1000份,开启了共享之风,也带动了省内外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主动公开技术,无偿分享成果,为新冠肺炎应急做出了贡献。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疫情防控期间,实验动物各生产、使用单位应该注意什么?
黄韧所长:
首先,要遵守应急防控要求,做好从业人员的疫病防控工作,同时,实验动物的人兽共患病与传染病的防控和场所的生物安全管理一刻也不能放松。常用的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豚鼠、兔、犬、猴、猪,携带的人兽共患病至少有20种,防止与人的交叉感染,都是疫病防控的内容。
其次,必须强化动物实验的管理。实验动物是人的替身,是生物制药的试验品,利用实验动物开展包括传染疾病模型试验,本身就具有传染病原,并且随着分子操作技术的应用,基因改造病原分子表达载体也存潜在风险。因此,实验室的环境安全与操作安全更要强化,也要坚持动物实验的伦理审查制度。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在我们做好疫情防控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突出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黄韧所长:
目前的动物实验室的动物尸体等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置缺少制度化安排,是防疫防控工作的重大安全风险。以广东省为例,有法定废弃物处理权责的部门包括:农业农村厅负责农业动物的尸体收集及无害化处理,并且有其本系统的处理工场;卫健委负责医疗机构的医疗废弃物处理,也有其系统的处理工场;环保厅负责固体废弃物及污水等的处理,也有自己的处理工场,这是省的情况,到了广州市(或其他一些城市),固废处理又改变为城市管理部门。但更严峻的问题是,前述各政府部门只接受本系统的废弃物处理申请,对于非自身系统申请多以各种理由拒绝。然而,开展动物实验的机构除分布于农业、医药外,还分布于科研、教育、还有民营企业等等,于是,许多实验动物生产、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超过保存时限和容量,或条件达不到要求而溢漏,或被不正确处置,造成了极大隐患和风险。废弃物没有制度安排的常态化接收、处理渠道,只能在不断冰冻保存到无处存放时,再以应急等理由去哀求前述具有处理权责的行政机关或者处理工场,获得一次性的开恩处理,如此循环,在名不正言不顺中渡过难关。
如果这种局面不能改变,将可能会是一种风险爆发点。比如,有病原的废弃物被抛弃、外泄,造成人兽共患病或其他生物安全危险,那是令人忧心的。尽管实验动物生产、使用单位早已竭尽呼吁,多方寻求上级行政部门解决这一涉及公共安全的难题,依然没有实质性回应解决。因此,实验动物工作的主管部门应及早把这种情况反映到省里,统筹相关政府部门,从制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现任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所长。
研究领域:实验动物标准化、实验动物比较医学等。 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实验动物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CNAS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实验动物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和《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杂志副主编,担任中山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先后主持国家和广东省科研项目50多项,发表文章100多篇,编著出版《比格犬描述组织学》、《恒河猴组织学》、《生物信息学网络资源及应用》、《实验动物学》等著作11 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10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主持制订国家标准14项,地方标准5项,团体标准1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