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为何坚持、是否调整,如何看中国的“动态清零”策略?

2022年03月09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摘要:“不是因为国外调整,我们就必须调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董小平对此指出,制定和调整一个国家的疫情防控策略,必须基于对防控手段、本国疫情、国际疫情的综合研判。“如果我们在调整时正处于国际疫情流行的高峰期,那么调整以后带来的风险就会非常大。”

新冠肺炎疫情眼下仍在全球肆虐。中国此时能够有效控制国内疫情、防范境外输入,率先恢复经济增长和生产生活秩序,得益于“动态清零”这一疫情防控的“法宝”。在当前多国放开疫情防控限制之际,中国的防疫策略是否也要进行调整?


“不是因为国外调整,我们就必须调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董小平对此指出,制定和调整一个国家的疫情防控策略,必须基于对防控手段、本国疫情、国际疫情的综合研判。“如果我们在调整时正处于国际疫情流行的高峰期,那么调整以后带来的风险就会非常大。”


董小平认为,眼下一些国家调整疫情防控策略,其中的原因多重复杂,包括文化理解、政治制度、产业经济发展水平、个人与集体价值观、民众对本国政府的信任程度等等。“我们应该先观察这些国家放开以后,病死率和危重症病人住院率有什么变化。”


充分评估医疗卫生体系的承受能力,避免因发生大规模疫情导致的医疗资源挤兑,保障民众日常就医需求。这既是调整疫情防控策略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依据,也是当下中国实施“动态清零”方针的现实意义。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确诊病例激增可能对医疗体系、物资储备乃至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冲击。有观察人士指出,如果出现像德国、法国那样的大规模感染,中国每周报告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或将高达1200万至1500万,这将为医疗体系带来无法承载的压力。


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提出了“动态清零”的防控方针,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及时主动发现传染源、快速采取公共卫生和社会干预措施以切断传播途径、有效救治患者。


需要指出的是,“动态清零”并非追求绝对的“零感染”。在3月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发言人张业遂表示,“动态清零”的目标是通过快速精准的全链条防控措施,实现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


得益于流调追踪、核酸检测、分区管控、疫苗接种等综合性防控举措,中国能够实现“病例发现一例、控制一例,疫情出现一起、扑灭一起”。张业遂也指出,任何防控措施都会有一些代价,但是同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相比,这些代价是值得的。


能够快速遏制疫情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重症、死亡的发生,“动态清零”无疑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有力举措。这一抗疫“法宝”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无论是2021年GDP同比增长8.1%,还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安全顺利举行,都能表明“动态清零”策略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在兼顾疫情防控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效果突出。从疫情数据和经济数据两个维度看,中国都是世界上防疫工作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到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再到坚持“动态清零”方针,中国的防疫策略也随着客观实际和社情民意进行恰当有序、积极稳妥的调整。至于未来将如何变化,则取决于全球疫情走势、病毒变异情况、疾病严重程度、疫苗接种覆盖等多种因素。


“我们没必要急着放弃目前的策略,而是要看它的效果。”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也认为,当前多国对疫情防控策略的调整,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次观察机会。调整防疫策略必须遵循科学、动态研判,保持对疫情走势的高度关注,更要吸取一切有利于抗击疫情的经验和技术,最终为己所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