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后Hulth法和Ⅱ型胶原酶注射法建立兔膝骨关节炎模型的比较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兔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两种常用造模方法的差异,为不同类型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 将9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改良后Hulth组、 胶原酶组。 改良后Hulth组和胶原酶组分别给予改良后Hulth法、关节腔内注射胶原酶干预,1周后每日促使其活动,6周后进行 Lequesne MG 评分、X-ray、Micro-CT、Pelletier评分、Mankin评分、ELISA检测,观察膝关节大体及病理 改变。
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两种造模方法的兔膝关节软骨表面均出现缺损;病理结果显示软骨层出现裂隙,番红O染色减退,潮线扭曲并伴有血管通过;ELISA结果显示空白组、改良后Hulth组和胶原酶组血清内TNF-α含量分别为(624. 99±17. 82),(1140. 56±129. 81)和(1480. 69±492. 08) pg/mL,血清内IL-1β含量分别为(30. 23±0. 25), (46. 67±0. 71)和(46. 82±1. 04)pg/mL,改良后Hulth组和胶原酶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另外,改良后Hulth 组膝关节伴有骨赘生成,股骨内髁软骨损伤更为严重,而胶原酶组损伤部位主要为胫骨内髁。
结论 两种造模方法均能构建理想的KOA模型。 改良后Hulth法的损伤程度更严重;胶原酶诱导的模型损伤方式更接近人KOA进程与发病机制。
阅读原文:改良后Hulth法和Ⅱ型胶原酶注射法建立兔膝骨关节炎模型的比较研究.pdf
- 没有相关内容!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