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动物实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动物实验

美沙拉秦干预下IBD小鼠结肠组织的转录组分析

2022年04月18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22年第1期 作者:王怡如 周唯 蒋笑影 潘一滨 许言午 曹永清 责任编辑:lascn
摘要: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 RNA sequencing,RNA-seq) 检测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小鼠结肠组织的基因表达变化,增进对美沙拉秦(5-aminosalicylic acid,5-ASA)治疗IBD的分子机制的理解。

目的 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 RNA sequencing,RNA-seq) 检测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小鼠结肠组织的基因表达变化,增进对美沙拉秦(5-aminosalicylic acid,5-ASA)治疗IBD的分子机制的理解。 


方法 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建立IBD小鼠模型。 将 15只 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三组:对照组、DSS组和 DSS+5-ASA 组。 每组随机选择 3 只小鼠取结肠组织进行测序,经两组间比较,鉴定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 及重要生物学信号通路。 随后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库( 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 患者和经美沙拉秦治疗后患者结肠组织活检的微阵列 (microarray)数据,验证前面鉴定得到的子显著DEGs。 


结果 DSS+5-ASA组与DSS组比较中共得到2983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基因 604个,下调基因753个;DSS组与对照组比较,共得到162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820个,下调基因806个。 GO(gene ontology)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DEGs与免疫反应等信号通路有关。部分表达差异显著的基因如Rnase1 和Cxcl10,在UC患者结肠组织中有相似的表达趋势。 


结论 经美沙拉秦治疗的IBD模型小鼠结肠组织的基因表达谱,与IBD患者对比进行验证,得到数个IBD治疗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基因和生物学通路,增加了美沙拉秦对IBD治疗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理解。 


阅读原文:美沙拉秦干预下IBD小鼠结肠组织的转录组分析.pdf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