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专栏
重磅|国家药监局批准临床试验:通过打针改善视力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官网显示,I类新药LX101注射液获得了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这是中国第一个针对RPE65突变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临床试验批件(CXSL2200048),这意味着中国自主研发基因治疗眼科新药步入了“成药快车道”,给遗传性眼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图片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
RPE65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IRD),是一种致盲性眼科遗传疾病,通常在婴幼儿期就开始发病,视网膜和视觉功能逐步退化,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会进展为完全失明。传统治疗方案对此束手无策。
LX101注射液是一款以重组 AAV 基因载体( rAAV )为载体的基因疗法药物。在特定遗传疾病的治疗策略中,减缓甚至停止光感受器退化的过程,保留与中央视觉功能有关的视锥细胞,甚至替换丢失的细胞从而提高患者的视觉功能,是眼科基因治疗的关键策略[1]。
除遗传性视网膜变性(IRD)外,全球还有大量遗传性眼科疾病患者,传统疗法难以实现有效的治疗,直到近些年来基因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才有了可以解决这一困境的思路。其实,无论在临床应用还是基础研究上,眼科都是目前基因疗法的热门领域。
❖ 临床上,遗传性视网膜变性是第一个被批准和广泛采用基因替代疗法的疾病,截至2021年,基因治疗管线中眼科排名第二。
❖ 基础研究方面也已经证实,在眼睛中使用腺相关病毒(AAV)或者慢病毒(LV)载体递送基因疗法不会导致全身性副作用,也不会引起显着的免疫反应。
在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小鼠眼底激光诱导出了小鼠的疾病模型,并根据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设计了可以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AAV-antiVEGF药物。
结果证实AAV-antiVEGF对激光诱导的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有抑制作用,能有效地阻止AMD疾病的进展,为黄斑变性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方法[3]。
文章从研究思路和策略,再到技术方法,都为我们今后应用小动物疾病诱导模型,开展相关基因功能研究,以及基因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评价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借鉴作用。但同时,眼科基因治疗药物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也面临着表型药效检测难度大、模型制作周期长、给药难度大和模型设备昂贵等多方面困境。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