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推荐或发布相关实验技术、实验攻略、实验经验分享等。
睡眠剥夺法心气虚证动物模型
2022年06月21日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学》
作者:周光兴
责任编辑:yjcadmin
(1)复制方法 成年大鼠,用小站台水环境技术剥夺动物快速眼动相睡眠,水池上方装料斗槽及水瓶,实验期间动物可自由取食和饮水。造模过程中,观察动物体重、饮食、毛发、活动量等一般情况;造模结束时心脏取血测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血沉(ESR)、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RBC)变形能力、RBC聚集性,RBC电泳时间和电泳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麻醉动物,打开腹腔,取一段游离度较大的小肠袢(多取回盲部)作管径、管径截面积、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交叉网点等肠系膜微循环检测。
(2)模型特点 造模过程中,动物活动量逐步减少,与人的倦怠乏力的临床表现相似,平均体重增加量和食耗量有所下降,毛发粗糙,且见“倒竖”现象。造模后,动物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沉方K值、RBC聚集性增加,HCT增高,RBC电泳时间延长,RBC变形能力减弱,说明动物的血液处于高黏、高凝状态。肠系膜微循环检测可见血液的平均流速及平均流量降低,交叉网点减少。
(3)比较医学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过度的紧张、焦虑、睡眠障碍可以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心脏电生理不稳定,诱发各种心律失常,同时还能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而体力劳动,劳累过度也能诱发心力衰竭。模拟中医理论的“惊”和“劳”等病因,采用睡眠剥夺法建立的心气虚证动物模型,造模后的动物活动量、平均体重增加量、饮食量明显减少,毛发粗糙,与心气虚证患者的倦怠乏力等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外周血处于一种高黏高凝状态,与临床研究结果大致相符。因此,可以认为用睡眠剥夺法建立心气虚证的动物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上一篇:霍乱弧菌内毒素诱导大鼠葡萄膜炎模型[ 06-20 ]
下一篇:老龄犬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 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