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埃博拉病毒非人灵长类模型

2022年09月21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常见和新发传染病动物模型》 作者:张连峰 秦川 主编 责任编辑:yjcadmin

很多非人灵长类(nonhuman primates, NHP)动物均被用于埃博拉动物模型的研究,包括非洲绿猴(chlorocebus aethiops)、狒狒(papio hamadryas)、恒河猴(rhesus macaques)、食蟹猴(cynomolgus macaques)。其中恒河猴和食蟹猴目前使用的最为广泛,均对EBOV高度敏感,可引起与人类极为类似的临床症状。食蟹猴对ZEBOV最敏感,临床症状出现最快,一般3~4d,濒死前发热持续时间短,为2~3d。而恒河猴临床症状出现时间要稍慢一些,但更接近于人类。攻毒后2d可检测到病毒血症的发生,并于2~3d后达到峰值。除此以外,狒狒对所有亚型EBOV均存在一定程度耐受,非洲绿猴对REBOV耐受。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所使用动物模型的类型差异外,攻毒使用的毒株、剂量、及接种方式,均对模型最终所产生的临床症状、病情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NHP动物模型被ZEBOV攻毒后濒死前体温会骤然下降,体重的减轻程度也会高于10%,推测是由于脱水,而非脂肪的分解,部分动物还会出现腹泻及间歇性黑粪症的现象。攻毒后4d时,NHPs皮肤上通常会出现斑丘疹并持续至死亡。发病早期会出现外周淋巴结肿大,中期及晚期可见肝肿大并出现圆形囊状边缘。病毒血症通常于攻毒后2d可以被检测出来,并于2~3d后达到峰值。同时,所有被攻毒的NHPs均出现显著的血小板减少的症状,从攻毒后6d开始出现凝血时间延长的现象,至10~12d时血液失去凝集能力。此外,血浆中的钠、钾、钙离子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而尿素和肌酸酐水平上升。从第5天开始,转氨酶(AST,ALT)水平持续升高,直至动物死亡。

关于SEBOV感染NHPs来进行动物模型研究的报道较少,恒河猴和食蟹猴被SEBOV攻毒后临床症状较ZEBOV攻毒后出现的稍晚几天,而存活率要稍高一些。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