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梅毒动物模型研究的应用

2023年02月02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常见和新发传染病动物模型》 作者:张连峰 秦川 主编 责任编辑:yjcadmin

通过梅毒兔模型的建立,可以比较安全的验证梅毒的治疗与预后的关系。研究表明,对感染Tp后立即治疗和不治疗的预后是截然不同的,在早期(感染后3个月内)得到青霉素治疗的家兔其各种损害好转、Tp滴度转阴等均明显强于对照组,而且传染性也较弱。但如果治疗时间较晚,其预后和不治疗之间的区别不大,有报道在感染2年后再治疗的家兔中5%的仍然具有传染性。在人类中的研究结果也类似。

在药物选择上也有很多通过兔梅毒模型进行的研究。Saito K等通过口服氯霉素治疗39例兔梅毒,均有效果,尽管有14例复发,但仍对氯霉素敏感,认为应将氯霉素作为治疗梅毒的一线药物之一。Lukehart SA等通过梅毒兔模型的建立,发现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和苄星青霉素治疗的效果一样。Baker-Zander SA等研究则表明,经头孢美唑钠治疗后的梅毒兔,无论皮损的表现、病情的预后均与青霉素相当。类似的有关药物治疗的研究还有很多。

建立梅毒兔模型的另一重要用途是研究梅毒的免疫发病机制。Champion Cl等发现,通过Tp内鞭毛免疫的梅毒家兔,尽管不能阻止其感染症状的出现,但能改变其损害的程度。 Jorizzo JL等通过对兔梅毒模型的建立,对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表明其在皮肤损害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Cecilia A等通过研究发现Tp的一种膜蛋白TprK变异可能使Tp逃避体内抗体的识别,这种异质性能帮助解释Tp的免疫逃避机制,也有研究证实TprK的多样性同样存在于家兔与人体,并对梅毒的发病有一定影响。

国内有学者通过兔模型发现,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梅毒兔血清47kD抗原的抗体可作为梅毒的早期诊断指标,45×1000、15.5×1000、92×1000抗原的抗体和心磷脂抗体在治疗中变化明显,可考虑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Sánchez PJ等利用家兔梅毒实验,通过对血液、脑脊液 TpDNA和IgM的检测来诊断无症状的胎传梅毒和神经梅毒的方法。Brinkman等在感染兔实验中,发现相对于其他转录组Tp0136 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增高,同时通过兔实验模型还发现Tp0136蛋白序列中含有多个丝氨酸、甘氨酸重复序列,提示Tp0136蛋白序列中的这些丝氨酸、甘氨酸重复序列可能是该蛋白免疫原性的关键区域。Tp膜蛋白的动物模型研究还有很多。近几年的资料显示,通过建立梅毒兔模型,研究Tp膜蛋白的表达及其在Tp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成为梅毒发病机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综上所述,建立Tp感染的动物模型,尤其是建立梅毒兔模型,明确接种后各阶段梅毒兔的病理生理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化,对梅毒致病机制、诊断方法、药物治疗及预后等多方面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相信梅毒兔模型的建立及研究方法会愈加完善,其应用空间会更加广阔。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