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动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实验动物

屏障不等于SPF

2023年03月01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实验动物那些事儿 作者:校审 苗晓青 责任编辑:lascn
摘要:在实验动物尤其是啮齿类实验动物设施和质量管理上,很有一些从业人员在潜意识里将屏障设施等同于SPF,甚至认为屏障系统是SPF不可或缺的条件。

在实验动物尤其是啮齿类实验动物设施和质量管理上,很有一些从业人员在潜意识里将屏障设施等同于SPF,甚至认为屏障系统是SPF不可或缺的条件。比如,最近在群上看到的一条问题咨询即表述如下:

问:请问各位专家,IVC更换高效的标准或参考指标是什么呢?SPF环境的IVC的高效一般多久需要更换高效呢?

这里SPF就被用做了修饰环境的限定词。实验动物从业人员都知道,SPF是英文Special Pathogen Free的首字母简写,翻译过来就是无特定病原体。国标GB14922.2—2010《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的术语和定义栏中按照实验动物所携带微生物情况分为:

普通级动物(conventional (CV) animal):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简称普通动物。(解读:排除危害人和动物健康的病原微生物)

清洁级动物(clean (CL) animal):除普通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简称清洁动物。(解读:进一步排除危害实验动物健康和福利的微生物)

无特定病原体级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 animal):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简称SPF动物。(解读:更进一步排除了对科学实验存在干扰微生物,及在特定条件(如动物应激)下危害实验动物健康和福利的条件治病微生物)

无菌级动物(germ free (GF) animal):无可检出的一切生命体。简称无菌动物。

SPF是用来修饰实验动物的,是一个描述实验动物所携带微生物状态的词汇,显然不能用来描述实验动物所处的设施环境,更不能等同于实验动物的生活环境。如果非要向环境上靠,SPF应隶属于可影响实验动物设施环境的因素之一,且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即动物因素。这是因为多数设施,包括屏障设施在内的实验动物污染,主要是源自对引进动物的监控不到位所导致的。因此,动物是实验动物污染引入的最大风险因子。

屏障设施是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的一种,多用来饲养包括SPF动物在内的对微生物防控要求比较高的实验动物。如国标GB14925—2010《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中对屏障环境(Barrier environment)的定义为“符合动物居住要求,严格控制人员、物品和空气的进出,适用于饲育清洁级和/或无特定病原体级实验动物。这个规定中特别强调了“适用于饲育清洁级和/或无特定病原体级实验动物。”但从业人员需要清楚的是,虽然屏障设施可以为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控制提供了方便和多种硬件条件的保障,但其并非是维持SPF动物所必须的条件,也不能保证其所维持动物就是SPF动物。

SPF动物定义的本身就告知了我们,其维持的关键是如何控制好微生物污染。而通过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化的微生物监控和检测以确保其不携带国标规定所必须排除的人畜共患、危害动物健康和干扰科学实验结果的微生物才是SPF动物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核心所在。如果将屏障设施与SPF动物等同起来,以为有了屏障系统就可以确保其设施内维持的动物处在SPF级,并放弃了对设施内已有动物及引进动物和生物样品的微生物监控,则往往会导致微生物污染频发或在设施内长期驻留(如小鼠肝炎)。这显然与使用屏障设施是为更好防控微生物污染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因此,实验动物从业者必须明确而清晰地理解SPF动物的内含,其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的控制,而屏障仅仅是为实现这一管理目标提供了一个更好和可选的设施条件而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4922.2-2010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4925-2010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