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不统血证动物模型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学》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07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1)复制方法  成年BALB/c小鼠,采用免疫法于实验第2, 4, 6, 8日经腹腔注射1:4稀释豚鼠抗小鼠血小板抗血清(APS)100μl/只建立ITP动物模型,结合中医苦寒泻下法自第1日至第10日灌胃25%番泻叶水浸剂0.5ml/只,建立ITP脾不统血证动物模型。观察实验中小鼠的精神活动状况、出血情况、皮毛光泽、饮食饮水量、大小便、体重变化及死亡情况;实验结束后(实验第11日),于清晨空腹时,灌胃20%D-木糖水溶液0.2ml/10g体重,1h后眼球取血,检测血清-木糖含量、外周血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剥离胸骨,取胸骨骨髓涂片,瑞氏染色,计数全片(6m×6mm)巨核细胞数。

(2)模型特点  从灌胃番泻叶后第3日出现泄泻,为不成形稀便内夹黏液,并出现食少、纳呆;第4日起逐渐出现精神萎靡、眯眼、扎堆、反应迟钝、行动迟缓,甚至行走不稳、毛色枯槁、散乱竖起,饮食饮水量减少,逐渐消瘦。自第2次腹腔注射APS起,小鼠出现明显皮下紫癜,以注射部位、四肢、尾部为重。模型动物血清D-木糖含量、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明显降低;骨髓巨核细胞数明显增多,CD8+明显增高,CD4+/CD8+比值明显降低。

(3)比较医学  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以致血溢脉外而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以出血和脾气虚证表现为其主要临床特征。本模型采用现代医学免疫法结合中医苦寒泻下法,在ITP疾病模型基础上建立脾不统血证。本模型未改变ITP疾病模型的关键指标,病证结合造模法未影响血小板减少造模法的主要特点,方法学具有可靠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