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清清蛋白致实验性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

来源:《常用医药研究动物模型》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3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1.造模材料  动物:Wistar大鼠,雌性,体重120~150g;药物:人血清清蛋白,弗氏不完全佐剂,前列腺素E1。

2.造模方法  将人血清清蛋白用生理盐水稀释,与等量的不完全弗氏佐剂乳化,每只大鼠皮下多点注射,每次注射0.5ml(内含清蛋白4mg),共4次。前后两次间隔14天,第3、4次间隔10天。末次免疫后10天取血测抗体,取抗体阳性大鼠做实验,尾静脉攻击注射清蛋白,每周2次,第1周2.5mg/只,以后每次攻击增加0.5mg,直至4.5mg/只,维持此量,至少2个月。或者,攻击注射清蛋白第1、3次为8mg/只,其余均4mg/只,共9次,另外,在攻击注射前1天开始皮下注射前列腺素E1,200μg/次,每天2次,直至实验结束。

3.造模原理  用人血清清蛋白免疫攻击可使大鼠形成典型的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模型。

4.造模后变化  病理学观察:光镜观察在攻击注射早期(15天),肝组织结构大致正常。其后则见网状纤维及胶原纤维于汇管区增生,且向外延伸。同时,于中央静脉周围增生,并沿肝窦散在分布,互相联结,纤维结缔组织包绕小叶,以后假小叶形成,呈典型肝硬化。汇管区及中央静脉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浸润,呈炎症反应。沿界板及其肝细胞核浓染溶解及小双核细胞,表明肝细胞轻度损伤及增生。电镜观察早期可见贮脂细胞增生活跃,后期见肌成纤维细胞形成,分布于汇管区。其周围有大量胶原沉积,沉积的胶原形成较宽松的分隔,其中有功能静止的纤维细胞。

免疫荧光染色:肝窦、血管壁、结缔组织中以及肾小球荧光染色阳性,提示肝肾组织免疫复合物沉着。


Baidu
map